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基础比较扎实,我是到16年暑假才开始复习政治的。第一轮只是过了四本书而已,第二轮是通过做题很全面的把所有知识点都过了,第三轮是根据大纲不断重复做练习册积累错题,第四轮就是做各种模拟题并且通过模拟题总结大题模板,第五轮是看自己积累的错题本和大题模板。虽然主观题答的不理想,但总体成绩依旧差不到哪里。政治与其他几门科目比是最鸡肋的,但绝对不能轻视它。如果方法得当,政治比其他科目更容易让你收获。
考研数学方面:
来说说我的备考吧!数学是从我整体开始备考就已经开始看了,毕竟数学是所有科目中的NO.1,高数用的是复习全书,以后到了十月底左右了,就开始做真题,真题做了几套感觉除了16年的比较难,其他的都还行,就没怎么细做了,最后是模拟题了,400题,八套卷,四套卷,李永乐的那个模拟题。都做了,做的可是遍体鳞伤啊,真题能得140做模拟题能得120就不错了。不过模拟题最重要的还是出题的思路,因为没准哪道题就会考试的时候用到,分数是次要的。如果将模拟题来排序的话李林第一(可惜没做),然后李永乐的比较好,之后是四套卷八套卷,最后400题。整体感觉400题不怎么好。不过我建议还是数学有时间一定要多做题,真题不用做好几遍,把错的多看看就行了,模拟题没准哪道是考题呢!数学就是刷题!!前期还是建议看复习全书吧,全书的话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感受。
考研英语方面:
5月份之前看了遍何凯文的《长难句》,6月份开始看朱伟的恋练有词,一个月一遍,从来没落下过,看了三遍。7月份开始做真题,建议买到真题后,先复印3份,我当时做了起码3遍真题。7-8可以先做05年之前的,或者有人想早点接触真题,可以从一开始就拿真题阅读练手。做真题的时候把握好时间,第一遍可以18分一篇,第二遍尽量压缩到15分钟,第三遍13-15分钟。每一篇真题都不要白做,做完一篇就要一句一句都弄懂,任何一个选项都不放过,吃透!把你不认识的单词,短语摘出来,记!阅读就这么一遍一遍又一遍!8月份开始就可以做05以后的真题了,11月之前都只做阅读,然后再练习完形和翻译。英语作文从10月中旬开始,买一本王江涛的作文书,大小作文各背20篇,如果时间来不及就各十篇,背到透!!!绝对有用!背完记得默写(我就是这么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数据结构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数据结构并非仅仅是关于如何存储和组织数据,它更关乎效率和优化。理解不同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算法中的应用,是基础中的基础。例如,了解数组的一维、二维及多维形式,理解其连续存储的优势;掌握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明白其灵活但消耗额外空间的特点。
深入研究算法是提升的关键。数据结构往往与算法紧密相连,比如排序和查找算法。熟练掌握冒泡、选、插入、快速、归并等多种排序算法,并能分析其时间复杂度,这是基本要求。对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都是重点。要理解这些算法的适用场景,何时使用哪种更为合适。
再者,动手实践不可忽视。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凭编程实现真正理解和掌握。利用Python、C++或Java等语言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不仅能加深理解,也有助于提高编程能力。在实践中,你会发现一些理论上的问题,如内存管理、效率优化等,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熟悉并掌握图论也是必要的。图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网络爬虫、推荐系统等。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Floyd等)都需深入理解和实践。
理解和运用抽象数据类型(ADT)是高级阶段。ADT是对数据结构的一种逻辑描述,不涉及具体实现,如队列、堆、集合、映射等。理解ADT帮助更好地设计和分析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