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不需要太早开始(即使政治理论基础很差,也不要太惊慌),因为背得越早,也忘记得越快,最可怕的结果是后劲不足。从9月4号至10月3日,我把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江湖人称“红宝书”)给看了一遍,除了思修没看,其它部分都认真地看了,但是没做笔记,只是在有些知识点上划了些横线而已。看完这遍之后,再参考考试大纲,对考试的范围和要求比较清楚了,但底气还是不足,毕竟太多知识点了,担心自己记不住。这段时间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为2个小时左右,我选择在晚上7点至9点这段时间看,因为感觉这段时间对政治理论的好奇心最大。每天都严格要求自己要看多少页,规定任务量是为了不让自己掉以轻心~看完一遍红宝书之后,我开始做《肖1000》,只做了选择题部分,没做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仅仅是看了答案,为了之后背诵的方便。选择题题量很大,而且有些是比较难的,某些部分你可能会错很多,但是没关系,重要的是能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究竟是粗心所致,还是压根不懂知识点,或是超纲。一定要多总结!做《肖1000》的目的是一则为了检验自己前面一个月的学习成果,二则为了巩固自己的知识。我的做法是前一天做了一些选择题,对完答案后,第二天再去检查那些做错的知识点,寻找病因。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部分可以从七八月份开始复习,先从课本下手复习,也学了不少解题技巧,之后配合考点复习,顺便做好自己的笔记,留待以后回看。高数的历年真题打印下来,反复模拟。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题目简单,可是还是要予以重视的,毕竟140分的人还是少数,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简单。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清楚,等到全部做完后就会发现每年出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有心的话,可以把每一套题中相同相近的题目归整一下,思路会更加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我投入到英语复习的时间相当有限,初期仅专注于词汇的记忆,直到10月的后半个月我才开始接触英语试题。请大家引以为鉴,务必尽早开始英语的学习。初次尝试做英语题时,我感到极度挫败。我首先做的是早期的一套英语试题,由于起步太迟,建议你们在10月就能完成单词和阅读的部分。这样你便可以抽出时间来分析各类题目的模式,例如,对于主题题型,你可以逐年挑选来做,以此检验并理解其规律。这种方法在实际考试中极为有效,一旦我能识别出题型,并定位到原文相关部分,我就有了答题的信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物理学”,不能忽视它的基础性。它是物理学的基石,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基本领域。在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至关重要;热学中,掌握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是基础;电磁学则要深入理解电场、磁场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光学部分,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都需有一定了解;在原子物理中,能级结构和波动力学的理解是关键。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一章节的学习前,先预习一遍,列出主要概念和公式,形成初步的认知地图。凭听课或自学,逐个击破知识点,理解并每一个重要的定理和定律。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但不建议盲目刷题,是应该精选题目,尤其是那些能够检验你对基本原理理解和应用的题目。
实验也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交大物理学院的实验教学实力很强。理解实验原理,动手操作,分析数据,这些都是提升你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方式。尽量把握每个实验的机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讨论和交流也是学习的一部分。组建学习小组,互相讨论难题,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激发新的思考。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保持对物理学的热情和好奇心,这是驱动深入学习的最大动力。物理学不仅仅是公式和定律,它揭示的是宇宙的奥秘,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保持探索的精神,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充满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