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我也经历了不少曲折。我个人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参加一个辅导班有助于深入理解概念。建议是从9月份开始阅读《风中劲草》(那时候新大纲可能还没发布,你可以先看去年的版本)。同时,结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把《精讲精练》当作参考工具书,只需在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时查阅,不需要通读。等大纲公布后,徐涛会推出一本黄色封皮的书籍,这本书非常实用且篇幅不长,易于快速浏览。我后期主要依赖这本书,但它对知识点的覆盖不够全面,需要你自行将遗漏的部分补充到小黄书中。
进入11月和12月,你应该集中精力做各类模拟试卷的选择题,并熟记肖四肖八的大题。我尝试过的模拟卷包括徐涛8套卷(强烈推荐)、阮4套卷(也推荐)、任汝芬4套卷(不太满意)、肖8(极力推荐)以及肖4(极度推荐,大题务必全文背诵,因为预测极其准确,选择题设计得较为基础,可选做)。徐涛还有一本包含20个重点题目的册子,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并非只对应20道题目,记忆量较大。因此,我建议以肖4肖8为主进行大题背诵,徐涛的20题作为辅助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英文资源包括张剑的历年考研真题及其解析。我在词汇学习方面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从2004年的阅读理解开始,一路回顾到1997年,碰到生词便记录在笔记本中,并时常翻阅记忆。此外,我还用恋练有词来加深词汇印象。必须强调的是,英语水平的提升是个持久过程,重复记忆至关重要,因此要有耐心。对于阅读理解,我研读了何凯文的“五夜十篇”,虽然初读时可能感受不深,但坚持下来会明显感到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技巧固然重要,但它们都基于你的词汇量,所以再次重申,词汇真的非常关键。关于作文,模板虽方便,却非万能解决方案。建立自己的独特模板会让你在考试中更有信心。至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没做特别的准备,因为这类题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感,而语感不易短期内提升,只能通过日常积累。相比之下,阅读和作文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显著进步,且分数占比大,所以我建议优先抓住重点,适当取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甲),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应用基本定律,如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化学平衡,动力学等。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关键,因它们构成了物理化学的基础。我也深入研究了溶液理论、电化学、表面化学等内容,这些都是考试中常出现的热点。对难题,我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解答,以此提高解题能力。做大量的习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熟悉题型,提升解题速度。
是有机化学,这个科目更注重记忆和推理。我会先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反应机制,尤其是官能团的特性。例如,醇、酮、醛、酸、酯等的反应性和转化关系需熟记于心。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是一个难点,我凭绘制反应路径图,理解和记忆各种反应规则,逐渐提高了这方面的能力。实验部分也不容忽视,理解和实验步骤及原理对答题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提倡“主动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是要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问题。我经常参加学习小组,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这样的互动深化理解和记忆。我会定期自我测试,凭做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不足并及时弥补。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面对繁重的复习任务,我会设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每天保证一定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这对考研的成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