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个文科出身的学生。十月底初次浏览大纲,却感到毫无收获,于是很快就搁置了。接下来的一个月左右,我未曾碰过政治。直到十一月底,我才重拾大纲,专注于哲学部分,因为它最需要理解,也最为复杂。我在考试前两周才开始认真记忆。那时我购买了肖秀荣的精简版和最后四套模拟题,全力以赴地背诵了两周,将肖秀荣的内容反复温习了四到五次。这个阶段,其他科目的水平大致已固定,但政治仍有显著提升空间。最终,我对自己的政治成绩还算满意,虽然不算顶尖,但也达到了预期,毕竟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政治上下太多功夫。在复习资料方面,我做了《1000题》,选购了《风中劲草》,同时也关注了蒋老师的《真题百分百》以及各类考点归纳书籍,包括肖老师的著作,都买来参考。《风中劲草》的选择题考点我熟记于心,大题考点则多次阅读,相信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法会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推荐教材:36讲+1000题+660题(诚推,题目真的好)+张宇8套卷。建议有时间有精力的同学,这两本书都做(李正元全书和高数十八讲),但每一本都至少保证两遍以上,这样数学一定能拿一个很好的分数。没有很多时间的同学,可这一本做就好了,把一本研究透了,也是很好的。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词汇学习,在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至关重要,占据了大约60分(满分100)。只要能认出单词的意思即可,无需掌握其拼写。你可以考虑看看朱伟的《恋恋有词》,内容可能稍显丰富,我当时只看了30个部分,感觉太多就没继续了。现在已经接近4月,建议挑选10个单元浏览一下(轻松观看,不必做笔记,就像追剧一样)。如果非常想专心背单词,那就分配四分之一的英语学习时间来做这件事,但不宜再多。进入最后半个月,依然保持稳定的节奏,逐步剖析历年的真题阅读。对于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等部分,我只完整做了6套。相信只要你将阅读理解深入理解,其他题目自然也会迎刃而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等内容。在理解上,你需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一定的基础,因环境问题是这两者的交叉产物。
在基础知识方面,重点掌握环境系统的构成,包括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圈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这些系统,比如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排放、气候变化等。这些都是考试的常考点。
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是另一个重要部分。需熟悉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水资源短缺等,以及对应的环保技术和政策。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你,更需你能分析和评价其影响及应对策略。
再者,法规知识也是考核的重点。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以及国际上的环保公约,如《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都需有所了解。理解和应用这些法律,帮你从法律角度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采用“读-思-练”的模式。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理解并消化知识点;思考问题的本质,尝试用所学去解释实际的环境现象;凭做题和模拟测试来巩固和提升,尤其是案例分析题,能很好地锻炼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最新的环境科研动态和政策变化也非常重要,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帮助你在答题时体现出对环保领域的敏感度和时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