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也别依赖神马押题书。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一定要早看,千万别等九月红宝书出了在看,文科生的话等红宝书出了也不迟。感觉答题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需要你原封不动的被原话的地方,把概念的用词说对,用语规范一些就可以了,背原文太浪费时间了。另外也别依赖所谓的押题书。的确,这些押题书确实会押中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依赖押题可能让你上线,但在竞争中一定会成为你的拉分科目,毕竟仅上线是没用的。还有一个教训:我在考政治的时候,没有带手表,结果时间没把握好,前面的答题字迹整齐(使用歌尺避免跑偏),最后一道大题答得很仓促潦草……所以提醒大家,政治也要分配好时间,尤其当你想用整齐的卷面多争取几分的时候。
考研数学方面:
在提升阶段,我主要专注于深化学习。这期间,我仔细研读了陈文灯《数学复习指南》中的高等数学章节,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以及姚孟臣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例题精讲》,每本都至少通读并做了笔记三次,特别针对关键和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另外,我全力以赴地完成了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并在完成后再次进行了解题分析。我还特别整理了所有做错的题目,进行细致的反思和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乎没有专门记忆词汇,同学们常常用那本打乱顺序的单词书,他们一直复习到考试前一天,反反复复,直到书页都磨损不堪。我只是背诵了赠送的黄皮书单词册,仅此一次。我将过去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增大了行距。早期的题目我只做翻译,不解答;后期的则先做题再翻译。我会记录每份真题中遇到的陌生词汇在小笔记本上,理论上应该随时查阅(但似乎我一直抽不出空闲)。有一段时间,我对近五年来的试题都能做到逐句翻译。
至于阅读理解,我购买了张剑的黄皮书,并使用了备受推崇的柯林斯双解字典。我在独立完成翻译后再与这两本书对照,发觉张剑的一些翻译略显勉强。不过,张剑的书设计得很实用,原文和译文分列左右两栏,便于比较。我把十年的真题打印出来,一边做题一边翻译,对我来说,两本书的差异并不显著,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努力。
作文部分肯定需要提前准备,否则临场现想很难写出好文章。我准备了十大篇大小作文,务必倒背如流,这样考试时才会有话可说。记住,一定要熟练到能脱口而出的程度,仅仅背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电路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这些都是构建电路分析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凭欧姆定律计算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或如何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复杂的电路网络。
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也是必要的。比如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这两种方法能帮助处理不同结构的电路。节点电压法适用于多节点电路,回路电流法则对环状电路特别有效。超级节点和等效电源的概念也需理解和运用。
再者,交流电路的理解不容忽视。复数表示法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使能够简洁地处理含有电感和电容的交流电路。理解阻抗、导纳以及相位差的概念,能够帮你更好地分析交流电路的性质。
对动态电路,R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暂态响应,特别是自然响应和强迫响应的区分,是常考内容。掌握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的时间常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电路响应的速度和形状,这是解题的关键。
实践操作能力同样重要。理论知识需凭实验验证和深化。尝试动手搭建电路,使用示波器、信号源等工具进行测量,提升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做大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不要只追求解题速度,更要注重解题的思路和步骤,确保自己真正理解每一个问题背后的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