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准备的很晚,考试大纲发布以后才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炼,1000题和讲真题。用1000题来巩固,这个过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整个一遍弄完也到11月中旬了,然后就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背诵,当时就开始了狂背模式,但后来证明这部分的时间全部都浪费了,先不说背了之后没记住多少,就是记住了,考试能用得上的也很少。到了后来八套卷和四套卷出的时候,买了这两套题,选择题全部认认真真做了,大题背了肖四,没背肖八,因为有很多重复的,而且当时我认为肖四是浓缩的肖八,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今年政治大题肖四全部涉及到,但答案是有出入的,但在我看来,能把肖四的答案都答上去,分数应该在平均水平以上了,而且全国所有的考生几乎答的都差不多,所以政治真正拉开差距的我认为还是选择题。至于选择题的话,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另外,习大大的各种讲话内容也要知道。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真题我是从8月底开始做的英语一,每天2-3篇阅读,做完对照解析,看看文段的意思,记一下不认识的单词,大概一直到10月份我才刷完所有的英语一阅读。然后转战英语二的阅读,因为英语二的题实在有限,所以就一天做2篇阅读的速度,也是按照做题——对答案——看文段——记单词这个流程,做错题多并不可怕,你把它真正的意思读懂了就ok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题的答案真的有两个分不出来的情况,有的资料答案是A有的资料答案是B,但是这种题是很少的。所以,别总纠结在这种题上面。英语二的真题我大概刷了3遍,第三遍的时候就是重新定时做整套卷子,用答题卡的那种。单词很重要,不过背单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用单词书没有特别大的效果,就网上下载了一份乱序的单词,只有英文单词和中文解释。背的时候把中文解释挡住过一遍,画出来“不太熟悉的”和“完全不会的”,把这两部分整理出来再背。单词量上来了,阅读自然就好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看教育技术学这一科目。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涵盖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我认为,理解并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包括ADDIE模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也不能忽视,它能帮助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对这部分,我会建议大家多阅读相关书籍,结合实例深入理解,并尝试自己设计教学方案。
多媒体技术则是更偏重实践的专业课。需熟悉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如Photoshop、Premiere等,也需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如图像处理、音频视频编码等。这部分的学习,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动手操作。找些项目或者案例,实际操作一遍,遇到问题再查阅资料解决,这样既能提升技能,也能加深理论理解。
这两门课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交叉。比如,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时,我经常尝试将两者的知识融合,找出他们的联系,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复习阶段,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覆盖。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能帮助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以及自有的弱项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