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资料,复习方法:政治只用肖秀荣!往年无数人用血泪换来的经验,一定要强调一下。17年肖大爷基本压中所有大题,这样的神勇,是其他老师望尘莫及的。 前期复习,用肖秀荣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和命题人1000题,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大概9~10月份,肖老师的形势与政策会出版,作为对时事的总结,也很重要;大概同时会有风中劲草(推荐中唯一不是肖老师写的一本书)出版,相当于精炼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中后期就以这个为主要复习材料。后期冲刺,用肖老师的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只用这两套模拟题不要用别人的,把其中的大题结合自己理解都背下来(非常重要,政治就靠押题拿大题的分呢)。
考研数学方面:
第二阶段为提高阶段。在此阶段,我大致将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之高等数学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和姚孟臣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例题精讲》认真看了3遍,并做了笔记,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此外,我认真的将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做了一遍,然后又分析了一遍!我将自己做错的题集中起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写作往往被许多人忽视,关于它的复习,我想分享三个步骤。首先,你需要背诵一些优秀的范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令人煎熬,但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脑子里有足够的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大约二十篇范文足以覆盖各种基础类型。其次,整理不同类型的结构和模式。我个人并未特意去归纳,因为在背诵过程中,大脑自然会构建出相应的框架。我不建议依赖固定的模板,因为那样容易混淆记忆,而且机械套用会使文章显得僵硬,可能导致阅卷老师的反感。接下来的关键步骤就是动手写作。这是必不可少的,其重要性无需过多强调。如果你平时仅停留在思考阶段而不实际动笔,那么考试时你也只能空想,无法流畅书写,甚至错误连连。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作文的第一印象极为关键,整洁的卷面和工整的字迹能为你的分数添色不少。此外,切勿偏离主题,这直接影响评分等级。这就需要你在日常多加练习,尤其是应对如今常见的图画类作文,有些人的图像解读能力还需提升。例如,某一年的题目描绘了两个残障人士互相帮助,配以拐杖,主题是团队合作。然而,有些考生却误读为残疾青蛙逃避猎杀,主题变成了保护野生动物。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理解,也只能无奈摇头。你可以查找这个真实的考研题目,看完后你会感到既好笑又震惊。最后,尝试在文中融入复杂句子和高阶词汇。以“重要”这个词为例,使用essential比important更能体现语言水平。这种词汇的运用依赖于平时的积累,所以我认为英语作文就像一面魔镜,反映出你是否真正掌握了语言的精髓。另外,对于应用文写作,你应该熟悉所有类型的格式,不能心存侥幸,随意猜测题目。曾经有一年突然考察“公告”,许多学生因不了解格式而失去了宝贵的两分。至于内容,只需适度练习,就能熟练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系统分析、设计以及优化等多个方面。在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这些都是构建控制系统的基础。对这部分内容,我建议多做笔记,画图辅助理解,配以大量的习题练习,以加深理解和应用能力。
掌握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比如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根轨迹法、频率特性等。这些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需凭实例来理解和运用。例如,你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分析其稳定性和性能。
再者,PID控制器的设计与调整是一个重要且实用的章节。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练掌握Ziegler-Nichols法则和其他调整方法,能够帮助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游刃有余。这里,动手实验和模拟仿真也是提升技能的好方式。
对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观测器设计、最优控制等,虽然相对较难,但却是高分的关键。这部分内容需较高的数学基础,尤其是线性代数和矩阵论。我建议提前复习这些基础知识,并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推导和计算,不断巩固深化。
,学习自动控制原理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回顾整理知识框架,将新学的知识融入到已有的体系中,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我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凭交流碰撞出新的理解和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