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是从八月中旬开始复习的,全程跟着肖秀荣老师走。前期主要是针对客观题部分来复习。毛中特是内容最多的,我也是先从这部分开始的,花费了大块的时间,毛中特可以试着整理一下框架,更有利于知识点归类记忆。肖老师的精讲精练挺适合一轮复习的,跟九月份出的大纲解析出入不大。看完一节就写一节1000题,每个题的考点我都会回书中找出来。1000题最后我是刷了两遍。1000题侧重知识点重现,比较基础,相对全面。后来我又写了蒋中挺的800题,这本书相比1000来说,涉及了很多比较偏的知识点,出题风格和1000题也不太一样,适合用来查漏补缺。马原部分对于高中文科生来说并不难,考研学习的马原知识更多了一些。临考前我自己整理了一份简洁清晰的涉及所有考点的原理方法论,大家也可以像我这样自己整理,来应付大题。史纲和思修比较简单,复习起来也比较快了。形势与政策也是到时候买肖老师的书就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后期各种背东西很有可能背不下去了。大家可以把肖四的大题读出来然后用手机录下来,每天不想背的时候就听一听,或者一边听一边背,这样很快,效率很高。政治就是这么神奇!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上,我在11月初之前已将历年真题悉数过了一遍。直至考试前夕,我一直专注于重做英语真题,大概重复了两轮左右。由于我的完形填空能力较弱,所以进入12月后,我特意加强了这方面的练习。关于英语学习,我想强调几点:首要任务是明确主次,阅读理解是关键,而完形填空则不必过分投入。此外,考前进行几次完整的模拟考试是很有必要的(我就是因为没做模拟,时间管理不当,结果三个翻译题未完成,两个阅读题只能猜测答案)。对于写作,最好提前有所准备,我没有设定模板,也没有背诵范文,结果考试时几乎无话可说。每天不需要在英语上花费过多时间,控制在三小时内为宜,但务必每天都接触,以保持语言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领域。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则更深入到基因层面,探索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表达以及调控机制。这两门课程都需扎实的化学基础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对生物化学,重点在于理解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比如酶的活性中心、DNA的双螺旋结构等。我会推荐使用“视觉化”学习法,凭看图、画图来帮助记忆复杂的分子结构。掌握各种代谢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呼吸链等,这些需反复推敲并配合适当的习题训练。
分子生物学部分,核心是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理解中心法则并能灵活应用是关键。对基因调控,尤其是原核生物的操纵子模型和真核生物的顺式作用元件,要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基因突变、重组、修复等内容也不能忽视。这部分的学习,我倾向于结合实例,凭阅读科研论文或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教材是基础,但不能仅限于教材。参考书籍、课件、网络资源都能提供丰富的补充知识。定期做模拟试题,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并凭错题找出知识盲点,进行针对性复习。
实验技能也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考试可能不直接测试实验操作,但是理论知识的理解往往来源于实践。有机会的话,多参与实验室的工作,动手做实验,会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