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动物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实际上有很多策略可选。有些人认为九月份开始准备已经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在本科学习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称“毛中特”)等科目掌握良好(关键是理解),而且你对这类课程并不反感,那么你可以考虑等到新一年的大纲解析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政治。然而,如果你的政治基础知识薄弱,我推荐你在九月之前至少深入理解马原部分,因为它较为抽象复杂,侧重于理解,并且大纲变动不大,提前准备可以为后续阶段留出更多应变余地。毕竟,政治学科还包括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时事政治等多个模块。
政治经济学部分可能难以通过具象化的手段去解释,这部分内容务必确保真正理解,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科目的试题主要考察理解能力,期待碰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中特的学习与时事紧密相关,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每年都会有相应调整,所以最好在九月以后着手准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老师们通常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述历史事件,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常常涉及多个历史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述,以及不同阶段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越是感觉混乱困难的地方,就越值得投入精力,因为这些往往是考试的重点,最终会影响你的得分差异。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英语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那时决定要考研后,就买了本单词书—红宝书,因为大三下学期还有课,就一边上课一边看。第一遍很痛苦啊,发现大部分都不认识,而且记不住,最后还是硬着头皮看了。第一遍感觉和没看一样啊,个人觉得吧,单词要至少看10遍吧,反正整个考研复习中,学累的时候,就看看单词当做放松了。而且以后会看的越来越快,到后期我可以5天看一遍单词书。现在发现有些人在记单词时,喜欢抄写汉语意思,我个人觉得这个没必要吧。这样有点浪费时间,虽然有个翻译,但是其他的都是阅读,你只要大体读懂就行,而且有些单词是可以根据语境推出来的。阅读;那时也买了本阅读书,星火的阅读100篇,每天做一两篇吧。到后来发现那个阅读和真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觉得的复习还是要以真题为主,什么100篇,200篇的看看就行,看一下文章结构,不用太在意对错。真题;考研英语复习最重要的资料就是真题,这一点也不假。我买的是世纪高教社张剑的黄皮书,做了三遍吧。作文;作文我用的王江涛的高分作文30篇,作文主要是结构和句子。可以背诵一些范文。我就是把上面的30篇范文都背了一遍。然后自己要写几篇,可以总结出一个比较通用的框架,然后让人给润色了一下,这样考场上直接套用就行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生物化学A,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过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我建议大家首先要系统地阅读教材,对每个章节的内容有全面了解。凭做习题和历年真题来检验和巩固理解。尤其要注意的是,生物化学中许多反应机制和途径都需绘制图解来帮助记忆,比如 krebs循环、EMHSH途径等。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也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方式。
普通生物学则更偏重于生命现象的宏观理解和生态系统的探讨。你需理解物种的分类、进化、生态位等概念,还要熟悉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理活动,以及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推荐大家多看一些科普书籍或者纪录片,以此激发兴趣并深化理解。对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的理论,凭构建思维导图或故事线的方式来记忆。遗传学部分,实践操作如基因工程的实验流程,也需熟练掌握。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因好的身体状态是高效学习的基础。我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凭与他人的交流,发现自有的盲点,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释问题。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生物化学A还是普通生物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考过程中,尝试去解决一些科研论文中的问题,或是参与一些相关的研究项目,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