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10月底开始看大纲,但是看了一遍后觉得啥都没记住,后来就放弃了。然后一直没动过政治,大概11月底,开始重新看大纲,当然只看哲学那部分,因为这块最难需要理解。基本上考前两周才开始背诵。当时买了肖秀荣的背诵版和最后4套题。狂背了两周,把肖的东西背了4~5遍,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时候其他科目基本已经定型,但是政治提升的空间很大。最后情况还算乐观,我政治考的还可以,虽不是很高,但还算满意,因为自己在政治上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付出了很多。政治的话,无需准备太早,考研大纲下来在准备就可以了。首先是仔仔细细过大纲解析,每次看完一章用《肖秀荣1000题》练,1000题要多过几遍,没时间的话后期可以着重看错题。政治备考的关键就是要重视选择题,因为大题大家分数都差不多,而且后期各种押题出来了也就无需准备太早。复习过程中,要推荐一本书《风中劲草》,不过它出的比较晚,等到小草出了就可以丢下大纲了。然后小草的话至少过个三五遍吧,一边看一边还是要跟着1000题练。这样的话选择题到最后就轻松很多。 等到12月份,各种押题卷模拟题全部出来的时候,我基本上是见一套做一套,然后对答案。等到最后肖八肖四出来了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背了!尤其是肖四,大题要认认真真的背!由于政治没怎么下功夫,最后也考了这个分数我也真的是很欣慰的~
考研数学方面:
阶段一:对于数学,我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时,全面地阅读教材并完成所有习题,同时也要把李永乐的全书通读一遍。你可以选择全书或者36讲,我个人使用的是全书,建议线性代数部分参考李永乐的讲解。
阶段二:暑假期间,你应该再复习一次全书,并完成660题或1000题的练习。
阶段三:新学期开始,最晚到十月份,你需要启动真题训练,如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以及他的模拟试题,包括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最后一套卷和超越五套卷等。主要焦点应放在真题上,如果时间紧迫,模拟卷可以适当舍弃。真题应在早上8:30至11:30之间按考试时间进行模拟。
阶段四:十二月时,腾出时间来回顾笔记和错题。你会发现如果等到最后几天才看笔记,内容太多无法消化,因此十二月应专注于浏览笔记,标记出自己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考试前夕只需复习这些标记内容。 数学学习需要持续不断,每个阶段的任务都应及时完成,否则会发现一旦落后,就会步步落后。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包括三个方面:词汇、阅读和写作。因此,词汇量是根基,必须努力积累,尽管过程可能繁琐。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整天埋头于词典中,那样的方法既单调无趣,效率也低。这里有两个提议:首先,可以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策略,不必一次性花费大量时间,而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反复记忆;其次,你可以通过阅读来熟悉和记住单词,我一直倾向于这种方法,因为它避免了孤立地记忆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信号系统”,这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如信号的基本性质、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工具,它们是你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础。掌握系统稳定性的判别方法,如奈奎斯特稳定性准则,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应用中,要多做题,凭具体问题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
,来看“数字电路”。这部分主要涉及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理解并熟练运用布尔代数是解决数字电路问题的关键。你需清楚每一个逻辑门的工作原理,并能设计和分析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对时序电路,重点在于理解状态机的概念,掌握如何从状态图或状态表设计同步计数器。摩尔型和米利型的状态机模型也需理解透彻。
在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觉得动手实践非常重要。不论是搭建电路进行实验,还是用软件仿真(比如Multisim或者Logisim),都能帮助你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
好的复习策略也很关键。我会把知识点分成几个部分,每天专注于一个主题,这样避免了大块内容带来的压力。定期回顾,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整合,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
团队学习也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与同学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仅加深理解,也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每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他人的见解可能会给你带来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