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采用大纲解析来研习政治,有些伙伴则推崇精讲精练,两者相似于全书,挑选一本专心研读即可。每完成大纲解析的一章,我会对应做一次1000题,答案最好另记,因为需要反复练习,我通常记录在小本子里,并将错误题目带回到大纲解析中寻找答案,用红色标记出来。初次尝试可能会犯不少错,这样实际上相当于重新温习了一次大纲解析。我的进度较缓,到八套卷出现前,我已经对大纲解析和1000题进行了两次复盘。
正确利用八套卷的方法是,专注于解答选择题,错误部分回归大纲解析深入理解,主观题则无需死记硬背,仅需关注首道马克思主义原理题目,了解其分析思路。至于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则必须全部熟记,因为肖秀荣教授在考研政治领域极具权威。临近考试时,市面上会出现各种预测题,但若试图全部掌握,会消耗大量时间,我认为专注记忆肖四足矣。历年成绩表明,选择题对于提高分数尤为关键。
几乎每位考生手中都会有一本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书中提炼了所有考点,类似于精简版的大纲解析,适用于后期快速复习。然而,我更倾向于阅读大纲解析,因为它详尽的解释比简单的条目列举更能吸引我,因此风中劲草并未成为我的首选。
事实上,整个备考期间,英语和政治的学习相对轻松。如果你对政治缺乏兴趣,不妨尝试培养好感,其实政治相当有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有助于我们解决日常问题,而学习近代史则需要自行构建时间轴,将重大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考研之路漫长,不必总期盼早日结束,这只会让你心浮气躁,倒不如适应现状,专心思考如何充实每一天。
考研数学方面:
从2000年起,你就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同时考虑购买一些配套的模拟试题,比如李永乐或张宇的资料。我当时的安排是每天交替做真题和模拟题,完成之后仔细校对答案,遇到不懂的概念立即查阅教材。我认为这种做法很有效,而且多做一些有挑战性的模拟题是有益的。因此,在研读课本时,不必过于纠结于难题,因为后续会有更丰富且更具挑战性的题目等着你。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再次阅读全书。我自己开始做真题的时间较晚,没有余裕去第三次通读全书,但幸运的是,之前的复习基础打得还算牢固。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自己英语基础还不错,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就把四六级都过了(作为学渣这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的,但是绝不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在吃老底)。但做考研英语时,还是被虐得很惨,有的时候一篇阅读能错4个,真的是很受打击。痛定思痛后,发现最基础的单词还没搞定。于是每天拿着红宝书在那儿背。背了一个月,做题还是不见长进,单词还是有一大片不认识,最后就把红宝书扔了。自己开始每天精读阅读,把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整理出来。完型、新题型和翻译也按照这个方法把单词整理出来了。虽然方法很笨,耗时耗力,但是效果很好。就这样把单词关过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系统稳定性和性能优化的问题。核心概念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传递函数、根轨迹法、频率特性等。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务必扎实掌握。
理解并熟练运用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并能凭绘制根轨迹图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练习和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
再者,频率域分析也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理解和应用伯德图、尼科尔斯图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不仅要求理解各种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还需能够灵活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器,是另一个关键点。要掌握如何调整其参数以改善系统性能,理解其优缺点。这部分的学习需结合实际案例,凭动手模拟来加深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复习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凭阅读教材或听课理解概念;,凭做题强化记忆;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定期的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定时做一些习题集或者历年真题,这不仅能帮助你检验自有的学习进度,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