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实话说,我在完成政治考试之前,并未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但总体而言,我觉得政治复习相对较为平易近人。复习策略建议是这样的:从九月起开始通读政治红宝书,第一轮结束后紧接着进行第二轮阅读,这两轮都需要搭配肖秀荣的1000题来做练习,最好把答案记录在单独的笔记本上,这样重做时可以避免看到答案,提高练习效果。进入后期阶段,等考研政治的重点考点发布后,根据这些内容再过一遍书,接着做肖秀荣的8套卷,最后冲刺阶段要完成4套卷。尤其重要的是,肖秀荣的4套卷要深入背诵,因为大题可能会出现原题。基本上,只要熟记这4套卷,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考研数学方面:
书用的张宇的高数18讲,李永乐的线代讲义,1000题。因为学的时候很深入,18讲和9讲都只刷了一遍,线代跟着刷了2遍。1000题刷完了高数部分。张宇的书做起来会有些压力,感到挺难的,做1000题的高数C组曾经让我几天不再想去看数学,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发现自己做题的速度和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所以不要因为难而放弃,当你感到难的时候可能是突破自己的时候。同时,真题从11月中旬开始刷,刷了近9年的,感觉真题不是太难,所以没刷以前年份的,刷了张宇8套卷和合工大的卷子,感觉越难的卷子坚持做下来,能力越有提升。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着手英语复习,采用了陈正康的词汇书来记忆单词,并且通读了一次配套的语法书籍。与此同时,我开始了真题练习,选购了《考研真相》的英语真题集,其详尽的解析十分有价值。因为对于英语来说,真题是最宝贵的资源,其他的模拟试题相对意义不大,数量也有限。所以我规定自己每天只精做一篇阅读理解,结束后整理出所有生词并加以学习。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了十一月,真题几乎已被我全部完成,于是我又决定重头再来一次,发现仍有大量生词未掌握,这让我深感再次研习真题的重要性。对于英语作文,我选择了《考研真想作文160篇》,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资料,推荐大家尽早开始接触作文部分,尝试每隔几天就全文背诵并默写一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车辆工程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受力分析。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两大部分,涉及到质点、质点系、刚体等多个对象的运动问题。理解和掌握理论力学,对深入理解车辆的动力性能、操控稳定性和行驶安全等核心问题至关重要。
静力学是基础,需熟练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条件。特别是三力矩平衡原理和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这些是解决复杂结构平衡问题的关键。别忘了理解并应用虚拟功原理,这是从能量角度看待力的问题。
动力学部分,牛顿定律、达朗贝尔原理、拉格朗日方程是必须熟悉的三大工具。对车辆动态性能的研究,如振动、碰撞等问题,往往需用到这些理论。尤其是拉格朗日方程,它是描述系统动力学的一般方法,对处理有约束的多体系统非常有效。
再者,实践应用是提升理解的重要环节。你凭做题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比如解决摆动问题、滑块-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等。尝试将所学应用于车辆模型,例如分析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动态响应。
理解与应用并重。理论力学并不只是公式和定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理解物理意义,凭实例去应用,这样既能深化记忆,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