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8月前花的时间不要太多,主要学习一下马哲和近代史等,9月份就要开始系统的学习了,这时候就是看大纲,刷1000题,我刷了三四遍,命中率还算满意,等到8套卷出来就可以用来做模拟,看看自己的选择题究竟能拿多少分,然后查漏补缺,其中的分析题也可以看看,学习一下答题思路,等4套卷出来(基本已经12月上了),就要认真做模拟,分析题全部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数学复习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首先,要深入理解教科书,牢固基础知识,因为坚实的根基是解题自如的前提。当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后,就可以开始尝试解决历年的真题。我持续使用《复习全书》及配套的真题集,发现它们相当有益。通过真题,我们能洞察隐藏的规律,并识别自己在哪些题型上存在不足,然后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基础题目要确保较高的准确率,逐步挑战更复杂的题目,这样有望获得理想的成绩。尽管数学可能颇具挑战性,无法确保解答每一道题都完美无缺,但至少要做到每题都有所触及,避免束手无策的情况,尽可能多地写出答案,这样才有得分的机会,不至于成为拖后腿的部分。数学是最关键的领域,是提升分数的核心,做题是方法,但不应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应当多思考,多反思,掌握灵活的解题策略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基石在于词汇,因此熟悉词汇将使英语学习变得更为简单。有了六级英语的基础,英语学习会显得较为轻松。切记,词汇积累与阅读理解应齐头并进,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词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它们。那时我遵循老师的建议,每月完成一份英语试卷,逐一牢记每一个单词,深入理解每一道题目。特别地,一些单词可能会在问题部分即题干中出现,这些词往往关乎态度或判断,极其关键。阅读文章时,若遇到不熟悉的词汇,尚可依据语境猜测含义,但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果不明其意或情感色彩,基本只能依赖直觉。所以这类词汇需要额外留意。有人提议后期专门整理题干中的词汇,这也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工程的基础,它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及分析等问题,也探讨了系统的响应特性。理解信号的基本类型,如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以及它们的频域表示,如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入门的关键。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概念,这是系统理论的核心。你需明白其定义,掌握如何判断一个系统是否为LTI,并能熟练运用Z变换来分析离散时间信号凭LTI系统的行为。系统稳定性是另一个重要的考察点,理解和应用劳斯-赫尔维茨判据或根轨迹法来判断系统稳定性是非常实用的技巧。
冲激响应和卷积是信号处理中的核心运算。理解并能够计算冲激响应,以及知道如何凭卷积得到系统对任意输入信号的输出,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我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除了看书和听课,一定要动手做题。尝试解决一些经典问题,甚至设计自有的小实验,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如MIT开放课程或者Khan Academy等平台上的视频教程,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
还要强调的是,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你每周设定一到两次模拟测试,检验自有的学习成果,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