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起开始了政治学习,首先以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为教材,边阅读边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梳理内容架构。每读完一章,我会完成相应章节的1000题来巩固理解。第一轮下来,书籍和习题同步完成。第二轮,我专注于刷1000题,把错误的部分用彩色笔标注在精讲精练上。第三轮,我只是更换另一种颜色的笔,重复之前的步骤。于是,精讲精练上就有了不同色彩的标记,到了冲刺阶段,只需回顾自己曾犯错或不熟悉的部分即可。
我一直遵循肖老师的教学节奏。1000题接近尾声时,肖八就会出版,这时需要多次练习选择题,了解命题趋势。大题部分,肖八可以不必死记硬背,大致浏览形成印象就足够了。肖八完成后,紧接着就是肖四的发布,这时所有的题目都需要全面掌握,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都要熟记于心。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还可以参考风中劲草、蒋五、米鹏的模拟卷来拓宽视野。
除了精讲精练、肖四和肖八,别忘了购买十一月推出的专题小册子,包括形势与政策以及实时热点内容,这些都是考试可能涉及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更侧重于灵活运用,我记得在考试时我把所有会的部分都尽力解答了,最终的成绩让我感到相当满意。对于数学学习,教科书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时间有限,我没能完成所有的课后练习,但我首先确保掌握了核心知识点和考研的重点内容,这让我建立了全面的理解。在学习的中期阶段,我反复温习了基础知识,并且做了两遍历年真题,从2000年开始。同时,我还完成了李永乐老师的660题集,阅读了复习全书,并做了一些笔记。进入后期,我又重新做了一遍真题,并转向了一些模拟试题,其中包括李永乐的经典400题以及各种模拟题,如张宇的最后八套题和最后四套题。我觉得这些题目设计得相当不错,尽管难度相对较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组成:词汇、阅读、作文。所以,词汇是基础,一定要去背,不管它有多麻烦,这是基础。但是也不是一天到晚全拿着个单词书在那里背,这样既枯燥又乏味,效果也很差。所以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有两个:一是采用艾宾浩斯单词速记法,每天的不要花整体的时间去背,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然后就是反复的记忆;二是通过阅读去记忆单词,我一向很讨厌单纯记忆单词,所以采用的是这种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的核心内容。信号系统主要研究的是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分析,数字逻辑则更侧重于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包括基本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这两部分虽然理论性强,但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实用性。
对信号系统,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至关重要,如线性、时不变、因果性等。其中,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理解和分析信号的重要工具,需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信号的滤波、调制、解调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
数字逻辑方面,要熟练掌握各种逻辑门电路的运算规则,并能用它们构建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学习,尤其是触发器和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是难点也是考点。对这部分,我建议大家多动手做实验,实物电路的理解往往比纯理论更加深刻。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理解-记忆-实践”的步骤。先凭阅读教材和听课理解知识点,凭做笔记和画图帮助记忆,凭做题和模拟实验进行实践。尤其对抽象的概念,我倾向于自己绘制图表,这样既能帮助理解,也能加深记忆。
我还推荐使用一些辅助学习资源,比如网上教程、习题集和模拟软件。例如,Multisim模拟数字电路,在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实际操作。
复习阶段,我会定期做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这不仅能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