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看完马原已经快十月,忽然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到回宿舍以后,跑到走廊上看书(宿舍熄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就坐在走廊地上,借着灯光拿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一支红笔一支黑笔在那画着看,看完精讲精炼的文字内容,再看每章配套的题(给自己一直规划到考研,每天看什么,看多少),看完精讲精练,又开始刷1000题,刷完1000再刷肖八,再刷肖四,后来又刷了蒋五,直到考前一周。最后一周的时候,每天就是疯狂背肖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部分可以先过一遍课本,简略点就可以,相当于温习,熟悉了内容之后,便可以看复习全书,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看,看完一部分后配以660道题,至于课本的课后习题,不建议去做,量大耗时,吃透书足以。复习过程中对待错题要重视起来,要不断回顾以前的错题,准备个错题集,定期回顾,不要执着追求难度,把最基本的题做好,你就拿下数学了。需要说明的是,数学试题相对比较固定,甚至到了第一道题固定出什么,第二道题固定出哪个部分的境地,同样,数学有科目的通性就是量大,所以对解题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你需要做的就是又好又快。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话,建议还是做真题,做个三遍。背单词重要,但是不要拿着词汇书一直背,效率极低,注意性价比,后期做真题时必须把真题里的单词全部弄懂,考研复习一定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无用的事。后期学习你会发现,做题真的是有套路有技巧的,老师也教了我一些做题技巧和写作的手法一类。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建议现在就开始复习英语,先不用做真题,先看看单词,多看看英语方面的文章。英语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只有日积月累,然后水到渠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凝固、塑性变形、断裂与疲劳等多个重要模块。每个部分都需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例如,晶体结构的理解是基础,它涉及到原子排列方式、晶格参数计算等,理解这些帮助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图则是材料科学的核心,理解不同成分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对预测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结合实验非常有效。比如,在学习扩散理论时,配合做一些模拟实验,凭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扩散过程的理解。同样,凭观察和分析真实的金属或陶瓷样品,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显微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中,我经常尝试解决一些开放性的案例题,如设计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合金系统或者解释材料失效的原因。这种实践性的训练不仅提升解题技巧,还能帮助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持续的复习和总结也非常重要。我习惯定期回顾笔记,梳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每次复习都是一次深化理解的过程,不仅仅是机械的记忆。
不要忽视教材和参考书的价值。像Callister的《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这样的经典教材,不仅覆盖了广泛的内容,讲解深入浅出,是理解和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的重要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