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政治时,预先研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必要的,这个科目可能较为抽象,其理论思维模式异于日常生活。最佳的复习启动时间是九月。切记不可将政治学习拖延至后期,那样会过于仓促。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套肖秀荣的练习题集。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因为它们才是真正决定性的部分,主观题虽然重要,但难以显著提升分数。对于不愿意大量背诵的人来说,务必仔细研究肖秀荣的8套卷,而4套卷则必须熟记于心。如果想要取得高分,那就脚踏实地地学习。我自己也不喜欢死记硬背,但我跟随了腿姐的指导,背诵了冲刺宝典,最终的分数反映的是你的努力程度。
考研数学方面:
日常训练时应提升效率,避免拖延,尝试设定时间限制来训练自己在紧张环境下思考,因为这正是考场的真实情景。不少同学长时间自学后,忽视了考试的实际感受,导致真正步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时显得格外陌生,症结便在于此。在平日练习中,需以考试的标准要求自己,施加压力,提高解题速率。660题中的难题即使浏览一遍也可能耗至11月,而这个月可以先迅速回顾复习全书中不熟悉的例题,这一阶段会相对较快。接下来的关键是400题,务必完成两次,尽管难度颇高。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考研真题是个好东西,要买带精解的那种,有的同学把真题做了好多遍读了好多遍背了好多遍对英语水平有帮助。作文有许多同学都是背了很多作文,这是一种方法,我也试过,但是背了之后,我发现自己过两天就会忘记,而且一本厚书背下来也很耗时间。所以我改“背”为“看”——也就是我会认真的看每一篇的思路,把句子主干划出来,然后看它是怎么来将短句写成长句的,最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套路。考前网上会有很多什么所谓的高分甚至满分模板,也看到有同学说买了但是没法用,因为万能模板不可能百分百适合每一类主题。我写作的时候有一种习惯,就是我会要求自己必须用几种句型,比如强调,倒装,祈使等,具体的会看文章内容而定。因为文章看了十来篇就大致知道写作套路了,所以就整理了自己的模板~结果看来,我自己整理的模板也不是很差嘛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多个方面。对数据结构,理解并掌握各种常见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图)的特性和操作是基础,重点在于如何按问题选合适的数据结构以及实现相关的算法。对算法设计与分析,要熟练运用贪心、分治、动态规划等策略,并能够对复杂度进行分析。
操作系统的学习需理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熟悉内存管理和调度机制,文件系统和磁盘管理也是重要部分。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凭实际编程来模拟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会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再者,计算机网络的复习,重点关注TCP/IP五层模型,理解每一层的主要功能和协议,如HTTP、FTP、TCP、UDP等。对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报文封装、拥塞控制、错误检测与纠正等内容,要有深入的理解。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阅读教材是必要的,但不能止步于此,要凭做题、编写代码来巩固知识。例如,凭LeetCode等平台进行算法练习,使用虚拟机模拟操作系统的运行,搭建小型网络环境来理解网络通信。参加讨论组或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解决困惑,也能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非常重要。你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每个主题的重要点列出来,形成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有利于在临考前快速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