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约在10月份左右开始着手政治复习,每天专注做选择题,不过量不大。我挑选了一本能够作为教材的参考资料,坚持每天都仔细阅读一部分,多加研读,以理解为基础来掌握选择题,避免机械地死记硬背。对于大题部分,我会在考前大约20天启动准备,每天背诵两到三题,主要是为了考试时能有话可说。即使无法完全背熟也没关系,要相信自己,那些你没能记住的部分,很可能是不会出现在考题中的,保持自信至关重要。在冲刺阶段,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冲刺8套、最后4套卷、考点预测的背诵版,还有一本《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任汝芬系列的书籍。做模拟题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发现知识盲区并及时回顾巩固;二是有可能押中题目,就算无法完整背诵大题,也要确保记住关键得分点。
考研数学方面:
12月份,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我做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粗心错一些题目,结果考研的时候也栽了个跟头…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种细心的能力。另外,我还做了合工大超越五套卷,题目质量很好很好,也推荐给大家。最后的冲刺阶段,主要是巩固知识,做多少题目并不重要,放平心态,查漏补缺。因为做题是检测你对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你是否达到了能灵活运用的程度。而在考场上有限紧张的时间里,你必须对相关理论知识点及其应用非常熟悉你才能快速应答,否则想一个知识点都要花上10分钟,那面对着这么多题每一道题还是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你肯定答不完了,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复习完理论知识后一定要不断做题,反复总结题点,整理归纳,才能提高做题的质量和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初期的重点是熟悉词汇和解析复杂句子。直到大约6月,我才开始接触实际试题,因为英语的真实试题是最关键的复习材料。我复制了五套来反复练习。最新年的两套可以保留到最后阶段用作模拟测试。在这一阶段,只需专注于阅读理解,不必担心会记住答案,根据我在网上看到的经验分享和个人体验,每次做题总会遇到新问题。通过不断实践真题,我能逐渐理解出题模式、选项设计以及如何设置迷惑项。同时,整个过程中都要坚持背单词,不仅限于词汇书,还要记忆真题中出现的新词汇。我总共做了四遍真题阅读,在今年的考试中只错了一个人。对于写作部分,参考王江涛的教材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大量背诵,针对不同类型的小作文和大作文主题,各选一篇范文熟记。但光背不行,也要找些陌生的题目自己动手写一写,这样考试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初学者,理解信号的时间域和频率域表示法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需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本质,它们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重要工具。
系统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需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如因果性、稳定性、线性和时不变性等。其中,Z变换在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熟练运用Z反变换求解系统函数,并能据此判断系统的性质。
再者,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是高阶系统的理想分析手段。理解状态变量的选原则,掌握如何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以及如何凭这些方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设计,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动手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需配合大量的习题练习,这样真正理解和掌握。利用MATLAB或其他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也是很好的辅助学习方式。例如,凭编程模拟信号的变换过程,直观地看到结果,加深理解。
定期复习和总结也至关重要。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学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或者找同学讨论,甚至教老师,直到彻底弄懂。
保持对这个学科的热情和好奇心。"信号与系统"是一个深奥有趣的领域,每一次的理解深化都会带来新的启示。保持积极探索的态度,你也能在这门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