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客观题。我基本上是从10月份才开始准备政治的,其实个人还是建议在当年的红宝书出来前,还是要把肖的1000题中的马哲部分结合以往的大纲解析做妥了。我10月开始看红宝书其实有点赶了,到后来1000题就只是过了一边没有再回顾错题,但是政治的客观题其实在做踏实1000题之后应该就是能做到多选错在3个以内了。得客观题者得天下,借用老师的一句话,目标是考试前你做的模拟题的客观题单选多选最多只能各错两个。主观题。我最惆怅的主观题,因为总觉着理科生出生不会编句子,不会就写不出东西了,不过到后来发现因为前期跟老师学基础比较好,很多东西都耳濡目染的学会了,一做题发现滔滔不绝,心里一下子就舒服了。最后一个月狂背的时候买了20天20题还有肖4,基本上就会背了。考完政治之后感觉就还好,主观题没啥能取巧的,就是学,就是背,学着学着就下笔如有神了。时政。政治基本上我都是买的肖的系列,感觉肖的后续工作做得很好,老师也经常给讲讲时政,平时跟听故事一样的记下了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是长期的工程,对初次考研来说,最好有一年的复习时间是比较好的,最好在7月份之前将书本和复习全书过一遍,8、9月份强化复习,这一阶段边复习全书边做李永乐660题,查漏补缺做好错题的整理和反思。这些错题和反思会对日后考研起到不小的帮助。平时这些错题可以时不时的拿出来在重做一遍,试着改变自己之前错误的思路。660的题目难度较大,出错或者错误较多也没关系,查漏补缺才是660的作用。10月份各类历年真题都出来了,可以买一本回来做,总体感觉05年之前的题目因为被讲的太多失去了意义,所以可以做最近十年的真题就好(留出2、3年的最后12月份使用),当然错题的整理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对真题和之后的模拟套卷要依自己的训练时间。11、12月份可以做一些不错的模拟题来提高难度。这里面推荐张宇的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八套卷难度较高,你可能会很受伤,但没关系,坚持下去。最后的一个月我认为就是做套卷、整理错题、反思、查漏补缺这样循环往复。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合理规划时间对之前整理的错题进行地毯式复习这个工作可以一直持续到考研前一晚。
考研英语方面:
花时间背单词,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背单词很痛苦,但是很值得!背一遍是没用的,单词书至少背个五六遍吧!我用的单词书是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长难句别纠结于语法,毕竟考试没有语法题,但是掌握长难句分析之后是真心不错!英语阅读要训练自己的逻辑能力,读不懂没事儿,可以根据文章逻辑做题,但是并不是说不用读懂!再次提醒一下,背单词很重要!不背单词趁早别考研。一定要重视阅读逻辑。听说何凯文老师的阅读也不错,但是我个人对何凯文的感受并不好,我听过他的长难句,我总觉得他在忽悠,有点故弄玄虚,本来很简单的问题非得弄得很神秘,我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受!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核心课程,它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运筹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你需了解并熟练应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模型、图论等基本概念和方法。这些知识点不仅需,更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去深化理解。
对线性规划,Dantzig的单纯形法是基础,理解其迭代过程和停止条件至关重要。整数规划则比线性规划复杂,尤其是0-1整数规划,要理解割平面法和分支定界法的工作原理。动态规划则是凭建立状态转移方程寻找最优解,一定要把握好“最优化原理”和“无后效性”。
网络流问题,如最大流最小割定理,需理解网络的结构和流量的约束,能灵活运用 Ford-Fulkerson算法或Edmonds-Karp算法求解。至于图论,学习的重点在于各种图的性质,比如欧拉路径、哈密顿回路、树的概念以及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等问题。
学习运筹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凭做题,你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推荐使用《运筹学》(第四版)教材,并配以《运筹学模型与方法》习题集进行深度训练。利用软件如Lindo、GAMS等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会大大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加一些线上线下的讨论组或者研讨会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遇到难题时,不要怕,试着从不同角度思考,多问为什么,你会发现答案往往就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