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两年最不担心的事情,第一年只用了肖秀荣的几套卷,还有历年真题。我前半段做了数不过来的选择题,能找到的2000年后的题基本都做了一遍(选择做着也快,这是想得高分必要的积累,虽然我的也不算很高)。后半期我边看易错或者已错的选择题,边看大题材料。我的办法,不论什么基础,就是买来肖和任的题,对比分析他们的答案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的,他们的分析角度还有哪些不全面的地方,对照马哲教材的不同章节点,都可以做出一些新的分析点。你本着找到答案不足的目的去看,本身视角就会比较高,记忆的反而会更多。另外,高中政治一直在提的方法论,我可以告诉你们,是必考的,就算肖秀荣都不承认,但我要告诉你,必考。也许你有时候做多了卷子,看多了主观题答案,会发现,好像一个事例,好多好多分析角度和方法论都可以用来分析这个问题。那么没错,遇到这种问题我的建议就是你能联想到的方法论和观点,全都列出一点,写到卷子上就好。我们的政治考试,你真的不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答跑偏啊,是不是答了6、7点有可能有一两点跑题啊?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判卷人只怕你答的不饱满不立体,不会因为你联想到的知识点多而扣你分。最近几年考研政策的趋向,就是想给考生更大发挥的自由,看出来这个趋势,你自己的复习应该更能得心应手。
考研数学方面:
选用资料:采用的标准教材是李永乐的数学全程复习指南(我选的是粉皮版本),以及基础过关660题和历年真题。初期学习时,可以边阅读课本,边完成课后练习题。如果看书,建议同时推进不同章节,避免看完一科后再看其他内容感到迷茫。当然,也可配以相关习题同步操练。进入强化阶段,我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学习知识点、典型题目及真题,内容覆盖面广且效率很高。这里推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王式安的概率论辅导讲义,还有张宇的18讲和9讲,这些都类似讲义形式,备受推崇。此阶段,可根据个人计划选择相应习题,如全书的基础660题或张宇的1000题。最后的冲刺时期,可以按章节做真题,市面上有很多按章节编排的真题集。完成章节训练后,由于遗忘的部分较多,需要通过完整的真题套卷来进一步巩固。真题至关重要,通过分章节训练掌握每种题型的解法,通过全套真题练习串联所有知识点。老师们通常会对真题的重点部分进行专题讲解,你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规划继续做一些模拟题。数学知识繁多,考研尤其重视基础知识,因此务必牢固掌握,并能融会贯通。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与我们大学考的四六级考试是不同的体系,不要认为自己四六级没考过,就对自己的英语感到绝望,感到很大的压力。英语的复习没有捷径,但是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料来认真的吸收消化,日日积累,不知不觉中,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考研英语的初期备考首先是词汇,在网上买一本词汇书,回家后利用零碎时间记忆,词汇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记忆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主观想象力,比如把它想象成一个夸张而鲜明的形象,把单词代入到句子中复习,自己造句,通过大声的发音感受这个单词等等有很多方法,可以自己去探索,把单词记忆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另外,备考初期一定要注意长难句的积累,朗读、分析,体会句子的特点,分析句子的含义,强化英语的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公共管理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公共部门的职能、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政策制定的过程以及公共决策的理论模型等。这些基本知识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骨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我会建议你阅读《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等经典教材,凭系统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知识框架。
关注时事热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公共管理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实践性强的应用科学。比如,你研究政府如何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怎样实现公平分配、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等问题。这些都需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掌握研究方法也是关键。公共管理的研究常常涉及到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如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你需熟练运用这些工具来解读数据,构建模型,这对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都非常有帮助。我推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样的书籍,它们会详细讲解各种研究方法的使用。
多参与讨论和交流。无论是参加学校的研讨会,还是在论坛上与他人交流,都拓宽视野,激发新的思考。也尝试自己撰写一些小论文,这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提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术写作要求。
复习要有计划,坚持是胜利的关键。合理安排时间,既要保证每个知识点的深度学习,也要留出时间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