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从九月起就开始着手了。由于起步较早,我首先购买了一份大纲解析,前后研读了三遍,并辅以肖秀荣和张俊芳等人的习题集来深化对知识要点的认知。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我购入了20天20题、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以及任汝芬的四套卷,通过做选择题来巩固,而重点则是背诵大题,确保考试时能有话可说。要注意,政治复习并非越早越好,因为它需要对知识点保持一定的新鲜感,但也不能过晚开始以免准备不足,九月份开始系统复习是比较适宜的时间点。政治学习强调透彻理解,只有真正理解才能记忆深刻,机械记忆并不适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部分,必须深入理解,阅读马克思的原著,你会发现他的思想深邃无比。选择题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因此要大量练习选择题,主观题虽然一般不会拉开太大差距,但也需要适当练习,用历年真题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借助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来学习数学,总共精读了三次,并在最后阶段完成了一次真题演练,随后便步入了考场。对于数学来说,扎实的基础是关键。我在阅读每一轮时都获得了新的领悟,同时注重积累知识点,做笔记以加深记忆。历年真题不容忽视,因为尽管时间流逝,但核心知识点变动不大。深入探究真题,了解常考点,能帮助我们形成独特的理解。边看书边做题时记下的笔记,在考前浏览一番,能清晰地揭示出自身的弱点所在。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专注于完成英语真题中的填空和阅读部分。我首先通读全部文章以了解自己的错误程度。接着,我会挑出生词并查阅其含义,随后逐句进行翻译。不必担忧翻译得不够流畅,重要的是尝试转化为完整的文章。翻译完毕后,我会对比官方解析,纠正错误,并在旁边列出原文以供参考。对于做错的题目,务必回归原文查找原因。重新审视你的翻译和错误会带来新的领悟。每次修订后,满眼的红色批注虽显刺眼,但确实效果显著。这项工作从八月底开始,我尽力每天翻译一篇。至于阅读理解,新航道的那本书难度颇高,尽管每单元包含四篇文章,我仍设法每天完成两篇。我会记录所遇到的生词。即使未能全部完成,多练习总比无所事事有益。关键是要认真对待,若不对错题追溯原文,那么做题就失去了意义。对于写作,我没什么妙招,英语作文相对简单,但对于我这样的初级水平来说仍是挑战。我尝试自己动手写,然后在另一页抄录范文。作为一名初级学习者,就算不会写,至少也要努力背诵高质量的范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深入探讨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的学科,它既是电子工程的基础,也是通信、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核心课程。理解并掌握其主要内容至关重要。这包括信号的基本概念,如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它们的分类,如周期性、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等。系统的定义、特性,特别是线性和非线性,时不变和时变系统的区分也非常重要。
对信号的运算,傅立叶变换是关键。你需熟练掌握正弦、余弦函数的傅立叶变换,理解频谱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虽然难度稍大,但它们在解决控制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问题时极其有用,所以也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去学习。
在系统部分,主要关注系统响应,像卷积和微分方程的解法,这些都是计算系统输出的重要工具。特别地,稳定性分析是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需理解并能够应用Routh-Hurwitz判据或Nyquist稳定性准则。
学习“信号与系统”,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凭MATLAB或其他软件进行模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每一道题目都可能是一个新的视角,帮助你在复杂的问题中找到解题思路。
阅读经典教材如奥本海默的《信号与系统》是非常有益的,它提供了丰富的例子和详细的解释。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讨论难题,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