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热能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十一月我开始看任汝芬《序列一》,同时一边做序列二,到十二月初,我才匆匆的看完一遍序列一,可是前面的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还是没有头绪。最后十二月中旬我买了冲刺讲义,比照同学的画了一下重点。剩下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狂背这个讲义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
考研数学方面:
一、打基础(自学要2个月左右)教材。每本教材配套的课后习题都要看。没学过数学的同学可以把经典的教材拿来,并参考数学大纲来学习其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大纲中没有规定的章节可以不看,考试一般不会超纲。学过数学的同学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还行,基本概念理论都懂得,也会做基本的习题就可以直接着手使用复习全书。具体做法:每看一节就做一节笔记,把基本的概念、理论整理下来。然后看例题,自己做一遍,如果不会做就看解析,体会解题思路。做完例题就可以做课后习题练手,加星号的和最末尾的难题可以跳过不看。And,自学看不懂怎么办?答: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我当时看不懂就做标记,然后集中起来,拿去问别的同学,每次都会受益很多,以前苦思冥想不懂的也会恍然大悟,所以,一定要在自己思考过后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样把教材过一遍之后就做到心中有数了!然后开始下一步!!做真题!!!真题真的非常有用,建议大家至少做3遍,把真题吃透考试也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考研英语方面:
在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和翻译往往涉及到复杂的长句,这些长句通常是寻找答案的关键所在,所以掌握长句解析显得极其重要。我选择学习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建议做笔记,因为内容丰富,仅凭记忆力是不够的。至于作文,我是在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着手准备,包括了小作文和大作文,不仅需要练习真题,还要涉及模拟题。教学方法侧重于指导如何运用句型和结构来构建整个作文,避免单纯依赖模板,同时会分享一些最新的英文句型,这实际上相当于提前预测考试热点,但并非简单的猜测题目,而是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提升你的英语写作和阅读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使用模板作文,否则一旦被老师识别出来,分数将大打折扣。
考研专业课方面: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个涵盖面广且深入的专业领域,它涉及到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多个学科。在准备这个科目时,我将这些基础知识视为核心。热力学的四大定律,特别是第二和第三定律,是理解所有能量转换过程的基础;流体力学则需理解和掌握流动的基本规律,如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传热学则是研究热量传递方式的关键,了解对流、辐射和传导的特性至关重要;燃烧学则涉及燃料的化学反应过程,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等概念。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方式。对理论知识,不仅要熟读教材,更要凭做题来加深理解,例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设计实验方案,这有助于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操作。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非常重要,这样不断巩固记忆,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我还特别重视案例分析和模型建立。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很多问题都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凭建立和求解模型,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为。案例分析则帮助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比如分析电厂的运行效率,或者探讨新能源技术的可行性。
至于参考书目,除了主要教材外,《工程热力学》(严家騄,陈大煜)、《流体力学》(郭永怀)和《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都是我经常查阅的经典书籍,它们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解析和丰富的例题。
我还建议参加一些讨论小组或者找研友一起学习,共同讨论问题,互相激励,这对深化理解和提高学习效率都非常有帮助。每个人都有自有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找到最适合自有的那一套,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