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的政治考试成绩让我颇为失望,尽管我一直认为自己在这方面颇有优势。这门学科的确需要巧妙的策略,而且往往付出的努力与收获并不成正比。我的学习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我在很早就开始了准备,并依赖强大的记忆力背诵了教材和所有习题。然而,今年的实际考题却与以往大相径庭,灵活且富有挑战性,仅仅依靠基础知识的掌握或是偶然的猜测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不是在鼓励你等到10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你应该明白,专业课程和英语之间的分数差距不会太大。假设明年的政治考试更侧重基础,那么政治就可能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整体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务必对政治复习给予足够的重视。
考研数学方面:
从春季的三月起,我就着手数学复习,构建个人的学习框架和解题策略,并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以备后续查阅。同时,建议各位扎实根基,我自身的阅读速度较慢,所以我仔细研读每章的例子和练习题,直到七月才完成第一轮学习。接着进入七八月,我开始接触历年试题,到了十一月的关键冲刺期,我会每日投入约一个半小时专注于数学,保持解题敏锐度。此外,我专攻660题的选择部分,确保理解每题背后的含义。对于数学而言,关键是彻底掌握真题,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因为真题无比关键,需要多次重复练习,直至熟悉其内在脉络和解题策略。务必脚踏实地巩固基础,对待每一道题目都要用心专注。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真题(至少应练习两次),普遍的看法似乎都认为阅读理解是关键,胜者为王。初次尝试时,即便花费很长时间却仍难以理解且错误连篇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不推荐使用模拟题,包括后期出现的一些如何凯文系列,因为真正的英语试题是由一组教师共同命制的,其问题设计和风格并非出自单一教师之手,而模拟题往往无法企及那种水准和质量,其出题模式也有差异。想要在阅读理解上有所突破,你需要精做100篇左右,反复练习三四次,并学会深入分析。真题的难度超过六级考试,近年来老师们观察到其风格有些接近雅思和托福。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二”主要涵盖了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非线性系统等内容。其中,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稳定性和性能分析是需掌握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包括了劳斯-赫尔维茨判据、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理解并熟练应用这些工具进行系统稳定性判断至关重要。
在控制系统设计方面,你会接触到状态空间法和最优控制理论。状态空间模型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需深入理解状态变量的选取,能解出状态转移矩阵,以及如何利用这个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最优控制则涉及到拉格朗日乘子法、动态规划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的有效手段。
至于非线性系统,要理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分析和设计非线性控制系统。非线性系统的特性使得其研究更为丰富和复杂,但也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扎实基础,理解和掌握每一个概念,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加深理解,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控制理论问题,如Routh-Hurwitz稳定判据的应用,根轨迹绘制等。实践操作也非常重要,尝试用MATLAB或SIMULINK模拟控制系统,直观地看到系统动态行为的变化。
多参与讨论和交流,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小组,都能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点,也可能发现自有的盲点。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框架,这对长期记忆和理解深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