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推荐避免机械记忆,也不要过分依靠预测题库。等到九月时开始看红宝书会更合适,对于文科生来说,即使红宝书出版后开始准备也不晚。在回答问题时,几乎没有地方需要你一字不差地复述原文,关键是要准确掌握概念词汇,语言表达得体,过分背诵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此外,不要过于依赖那些所谓的预测书籍。诚然,它们有时能命中一些题目,但依赖押题可能会帮助你达到分数线,却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让你脱颖而出,因为仅仅过线是不够的。
考研数学方面:
3月-5月,看本科教材,同时刷一遍《复习全书》。总之,第一阶段看看本科的教材,对基础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刷一遍《复习全书》,可能有许多不会的地方,标记出来即可,第一阶段不必要求自己强行突进。从12开始真题就是王道,我用的是李永乐真题解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时间放在下午,最开始的时候只复习阅读理解,从1997年真题阅读入手,每天两篇,之前看前辈们的帖子说英语真题要做两三遍,第一遍只做题不查单词不对答案,防止记住答案,第二遍做完对答案,依然不查单词。第三遍要把每个单词短语句意全部弄明白,每个选项陷阱都了解清楚。我时间不够,是以05年以前的卷子只做了一遍,05年以后的做了两遍。05之后题型比较稳定,难度也开始增加,比较接近现在的风格了。国庆假期结束之前真题阅读应该要做完了,同样的,英语也要预留没做过的几份近年卷子来考前模拟。阅读一定要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一直到考前。单词我一直每天坚持背,背了感觉真的不一样,后期阅读理解基本能看懂了。我用的是红宝书,总体背了八九遍左右。考试之前词汇大概掌握了80%。每天早上坚持背100词,刚开始背不用记住单词的多种意思,记一个就好,等到把红宝书背了四五遍之后,再来记其他意思,工作量会小很多。从科学上说,一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超过4.5秒。后期做阅读时我会将不认识的单词在红宝书上做标记。作文我是跟着王江涛走的,背了二十篇范文,大约10月份开始,晚上比较适合长期记忆,然后反复记忆一直到考前。背完两遍之后,买了英语答题纸默写,总是会有拼写错误,会背的不一定会写。作文常用字体是印刷体和斜体,斜体比较好练,前期可以练一练。10月份我逐步开始新题型和阅读c的专项训练了,用的是往年真题,做完之后又买了黄皮书的新题型和阅读,时间放在下午。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性质、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LTI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Z域分析等内容。对这些基础知识,需有扎实的理解和掌握,因它们构成了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和掌握信号的分类,如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傅立叶变换中的表现。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特性,如因果性、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等,也是理解系统行为的关键。对时域、频域和Z域分析,我会建议大家多做练习题,凭实例来熟悉各种变换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理解和解决控制系统问题的重要工具,需熟练运用。特别是Z变换,它是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主要手段,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尤为重要。记得要多做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实践相结合。除了看书和听课,我还推荐大家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到学习伙伴,一起解决问题,这样的互动加深理解。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式,凭反复练习,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我特别提醒,复习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学习量,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无论是向老师还是同学,都帮助你突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