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这个学科的复习上。参考素材有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疾风劲草+肖秀荣预测题八套+四套+肖秀荣核心考点背诵+任汝芬预测题一定要好好看书,我看了三遍吧,思修一般都能做对,课本要看的很仔细。肖1000题做了两遍,第一遍都没有在题目上划,然后发现没必要!直接在上面划就行了,把不会的圈起来,回头再看。你也可以看出来题目足够多,你都做一遍已经得很久了。疾风劲草要比肖1000更细,是句话都出题。预测题,肖秀荣和任汝芬的都有预测到选择题,也都有大题,材料一样,问题不太一样。。。大题的出题考你分析的能力,先说原理,再结合材料答题,肯定没错的。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回答,那就把原理都写一遍吧。。。要自己会划重点理想和现实的考了,写的时候,真的很happy。我没有看历年的真题,只看了预测题。历年真题,一般不会再考的。真题的答题思路,你永远都学不会的。因为你会觉得那么几个字就十分左右,太吓人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复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10月份以前,我沉迷于97年至05年的阅读理解真题,每次完成后都会一字一句地翻译成中文。诚然,这种方法如果时间充裕,确实能全面提升英语水平,但对于时间紧张的我而言并不实际。因此,进入10月,我果断调整策略,停止了这种做法,不再回顾05年前的试题,转而集中精力攻克过去十年的真题。
我把试卷分解成了阅读、写作和其他题型三个部分,逐一击破。我还特别准备了一个阅读错误集锦,记录下每道错题及其错误原因以及正确解答,以便日后重做或考前温习。真题需要多次操练,由于时间限制,我只重复了两次,但实际上,三次或更多次会更有利于深入理解出题思路和自身的薄弱环节。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史论”,这门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对新闻传播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你需深入研究国内外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其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我个人觉得,阅读原版的历史文献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李普曼的《公众舆论》,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等经典著作。定期整理时间线和重要事件,构建起完整的时间框架,帮助记忆和理解。关注当下媒体环境的变化,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能答案更具深度。
“新闻与传播业务”则更注重实践和操作技能。这包括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策划等各项基本功,还有新媒体运营、数据新闻等新兴领域。我建议多看优秀的新闻报道,分析它们的结构、语言和角度,模仿并创新。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小项目,如撰写新闻稿、设计报道方案,甚至制作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图表。这些实践经验不仅能够提升技能,还能在面试中展示出实际操作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对史论部分,理解大于记忆;对业务部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保持对行业动态的关注,不断更新自有的知识库,这是我在备考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