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首先是时间问题,我建议大家政治复习时间不要太早,迟早都会忘掉的。当然也不能太晚,完全挤到专业课一块儿的话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复习,前期看书,中期练客观题,后期背主观题是我个人的节奏。
考研数学方面:
在提升阶段,我主要专注于深化学习。这期间,我仔细研读了陈文灯《数学复习指南》中的高等数学章节,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以及姚孟臣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例题精讲》,每本都至少通读并做了笔记三次,特别针对关键和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另外,我全力以赴地完成了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并在完成后再次进行了解题分析。我还特别整理了所有做错的题目,进行细致的反思和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真题,97-04年的两遍,05-19年五遍,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第一遍主要是翻译,把阅读逐字翻译,比较与标准答案的区别,文章搞懂,题自然会做了。第二遍依然是翻译,但是会把每一道题按自己的思路找答案,不怎么看解析。第三遍05之前就没有在做,05-19年每天两篇做阅读,看解析,分析每篇文章的解题思路,出题点,这一遍才开始加上完形和新题型。第四遍是把每年题的陷阱找出来,怎么出题的,总结各类题的做题技巧。最后一遍就是整套的做了。最后留了一套19年的真题模拟,事实上错的很惨,挺受打击的~现在回过头看,不要去在意复习时候做题的对错,你要相信,只要不停下脚步,每天都会有进步的。翻译是从开始到考研前一天每天一句的,一开始是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后,后来做真题的翻译,翻了大概有三遍。作文的话,过了暑假开始看的王江涛的作文《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分话题和题型背,两天一篇,第三天默写下来(默写这个过程很重要)。背完一个话题,写一篇相关话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化学原理和环境保护两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分子结构、反应机理以及酸碱平衡等基础化学知识,这些都是环境化学的基础。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它们在环境污染过程和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环境化学的重点在于污染物的行为和转化。如大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形成机制,水体中的重金属迁移转化,土壤中的有机物降解等。这部分需你对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环境中去解析问题。熟悉各类环境监测技术和分析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色谱法、光谱法等。
再者,环境毒理学的知识也非常重要。理解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毒性机制、剂量-效应关系等,这将帮助你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环境法规和政策的相关内容也会出现在考试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了解一些基本的环保法规帮助你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复杂的化学反应,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帮助理解;对重要的定义和定律,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记忆卡片进行反复记忆。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既检验学习效果,也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尝试参与一些实验或者项目,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理解和记忆都会更加深刻。团队学习也很有效,讨论和交流能够帮助你发现自有的盲点,也能激发新的思考。
保持好的心态是关键。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要因一时的困难气馁。自己,坚持下去,你会看到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