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将政治学习划分为两大环节:挑选题与论述题。在12月份以前,重心放在挑选题上,这个部分的价值多年来一直被广大考生所认同。由于12月后,培训机构会预测考试重点,购买参考资料并努力背诵,大部分人的得分差距不大。所以,在这种竞争态势下,选择题显得尤为关键,9月至11月应集中精力练习。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选择题,它要求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初学者可能感到困惑,这也是我建议跟班学习的原因,因为马原的分数比重最大,题目最难。正如我们的导师所说,一旦掌握了马原,其他科目就相对容易应对。而剩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主要依赖记忆力,这就需要个人付出持续的努力。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我复习的比较精细,逻辑性很强,每一篇真题阅读都要刷到,然后不会的单词记下来,做题思路可以在原文中画,对答案的时候纠正错误思路进行总结,一定要总结做错的原因。作文不要盲目的背,也不要背模板。建议大家到后期根据各种资料整理出自己的模板,每种话题和类型都整理一个,最后填主题词就好了,很方便也很省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它涵盖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过程、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知识。在复习时,我注重理解每个概念的基础理论,并凭做题强化记忆。例如,理解酶的活性中心和催化机制,掌握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过程,这些都是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我会定期回顾,确保对这些复杂的生物通路有清晰的理解。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小生物的一门学科,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这部分的内容需记忆的细节较多,比如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类及生态分布等。我采取了构建知识框架的方法来整理这些信息,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微观世界图景。实践应用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疾病诊断和防治等,需结合实例去理解和记忆。
对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会定期做实验模拟,这不仅能加深理论理解,还能提高实际操作技能。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法,它能帮助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拓宽视野。
在复习过程中,我也会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的课程,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频教程和练习题,帮助我巩固和深化理解。我还参加了学习小组,凭讨论和解答他人的问题,自有的理解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