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感到最为挫败的科目。虽然我拥有文科背景,但我并不擅长发挥。在复习时,我首先通读了一遍大纲解析,然后在最后阶段再次脱离大纲解析进行了回顾。因此,我对大纲解析极为熟稔,甚至能记住每个术语首次出现的具体页码和位置。然而,由于我在大约十月才开始着手准备,到了冲刺阶段,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肖和任等人的模拟试题。考试后我才意识到,这些模拟题其实非常重要,几乎每年都会有2-3个大题目与它们相似,可能是完整的预测,也可能是部分问题的命中。所以,如果要推荐书籍,大纲解析无疑是基础;肖的命题人、任、徐、蒋等人的模拟试题会在考前十多天陆续出版,最晚的是肖的终极预测四套卷,可能在考前几天才会发布,这些都要密切关注,以免错过。蒋编著的客观题应试宝典在最后复习阶段可以帮助整理和归纳知识点。就我个人而言,觉得最可靠的模拟题还是肖的,尽管我购买的这些并未全部完成,有些还几乎是全新的。
考研数学方面:
实在记不清我已经反复研习了多少次真题,只记得初期是整套推进,后期则按章节(如高数、线代、概率)逐一攻破。尤其是线代和概率部分,你逐渐会察觉到,从十年前的题目开始,出题模式显现出一定的规律。这时,你需要去挖掘并整理这些真题背后的知识点,这是个极其关键的步骤!随着不断练习,后期做题速度自然会提升不少。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太一般,而且开始正经准备已经7月了,所以我摸索出自己最高效的方式。每天七点起床,在食堂背两个半小时单词。两个半小时,意味着将近150个新单词,除去同根词,100出头。单词是英语的基础,所以掌握好单词,英语自然就比较容易一点。有六级英语铺垫,英语感觉比较轻松。一定要记得:单词和阅读必须同时进行,因为这样会运用单词,单词记得更牢固。当时听老师的话,一个月做一套英语卷子,把每个单词都记牢,把每道题都弄懂。每天做每日一句,自己认真做,对阅读和翻译都有用。真题先做阅读,把每个词,每句话都弄懂,后期再整套做,一定要留两套,当考前模拟。作文,最后一个月在看就行,也会有语料,很多语料可以通用,你会懂得。完形填空,我看了老师的讲解方法,也练习了,一般都对11个。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核心领域。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是基础,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则是重点。务必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博弈论虽然不是所有院校都会考,但在浙大可能会有所涉及,也需有所准备。
宏观经济学部分,GDP核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等内容是考察的重点。需理解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熟悉IS-LM模型、AD-AS模型等分析工具,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特别要注意的是,浙大的试题往往强调实际应用,所以要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去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再者,财政学作为专业课,政府预算、税收理论、公共支出、国债管理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你需理解政府如何凭财政政策影响经济,以及各种税种的性质和效应。公共选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也是重要的补充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阅读教材是基础,但不能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要尝试理解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巩固方式,将复杂的内容简化为自有的语言,便于复习。大量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历年真题,它们帮助你了解出题思路,模拟实战环境。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不同的视角会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