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职业发展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必过早准备,因为你记忆的速度赶不上遗忘的曲线。我是在快十月份开始准备的。我做选择题,刷蒋的《800题》和肖秀容的《1000题》。我喜欢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11月份之前主攻选择题就行,一定要把不会的知识点都搞懂。选择题我刷了基本两遍。就是要多看书!把错了的题彻底理解清楚!把错题的解析都写在原题旁边。其实历年真题只是让你了解出题人思路,但绝对不会重复出现,所以做一遍就好。大概11月份后开始看大题,看真题中出现的大题,尤其要看答案解析,仔细研究如何答到点上,如何得高分。然后开始做蒋、肖的练习题,《肖四》、《肖八》是一定要做的,并且要结合时事背会大题。今年政治大题肖押中的还是蛮多的。大题不要太担心,剩下最后一个月背就足够。(我当时由于时间紧,剩十几天背的)政治的重头戏还是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选择题的对错会跟别人拉开很大差距,一定要重视!!做到先理解后记忆!再者,北京地区公共课压分严重,政治决定你是否可以上一个好学校。所以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忽视政治的复习。政治复习资料:讲义,命题人1000题,在12月份,在做四套卷时,可以拿着分析题练练手,不一定把答案一字不漏的写下了,列出提纲,表明知识点即可。就这样,我就上了考场。(但说实话,自己准备地并不充分,心里并没有底,近五年选择题真题没有做,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出现我这种情况,做做选择题真题还是挺有必要的)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新题型以及写作构成了英语学习的主要部分,而翻译和完形填空则是在时间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力完成的部分。考研英语阅读与四六级考试在命题理念上截然不同,四六级侧重广度,考验的是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而考研英语则注重深度,要求对文章有精准深入的理解。因此,单纯依赖四六级的大量刷题策略应对考研英语往往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像张剑150篇这样的教材显得并不那么实用,但许多人仍固守旧有的学习模式,过分关注练习册的正确率,我能做的只是为他们祈祷。因此,复习的核心应当聚焦于精读。张剑的黄皮书虽然在解析试题方面做得不错,但我更倾向于推荐丁晓忠的超精解系列,因为他在解题方法上有独到之处。新题型占总分数的10%,其题型年年有所变化,但大致可分为三类:排序、选小标题和7选5。尽管这类题目数量相对较少,对于英一考生来说,只需专注于英一的新题型并参考大纲样题,不过要反复练习,至少三次,以深化解题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职业生涯理论、就业市场分析、职业咨询技巧等内容。理解并掌握各种职业生涯理论如霍兰德模型、金斯伯格理论等是基础,要对当前就业市场的趋势有深入的理解。我建议多阅读相关研究报告,关注行业动态,提升自有的洞察力。至于职业咨询技巧,实践是提高的关键,尝试模拟咨询场景,锻炼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管理学”则需对教育组织、领导力、教育政策有全面的认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我建议多读一些教育管理的经典案例,凭实际情境去思考和解析,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际运用。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比如参加学校的研讨会或项目,帮助你深化理解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采用了“深度学习”的方法,即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非浅尝辄止。我会定期做笔记,整理出知识框架,经常回顾,以此强化记忆。我也重视实践操作,例如,设计一份职业规划方案或者分析一个教育管理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数据库、在线课程等,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提问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促使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丰富观点。
保持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备考期间,压力会很大,但要学会调整,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安排时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