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从经验中学习,许多同学都认为不必急于复习,只需等待大纲发布后再着手。然而,大纲通常在9月或10月公布,那时专业课和英语的压力已经不小,难以平心静气地专注于大纲。因此,提前每天浏览上一年的大纲至关重要,这样在新大纲出炉时,你才能从容应对。做题同样是关键,1600题是配套练习,虽然部分同学反馈效果一般,但我推荐《风中劲草》系列的大纲解析及其配套题目,至少要做两遍以强化知识。至于大题部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预测卷以及阮晔编写的59道题是不错的选择,2014年,这本书记住了4道大题中的5道。我个人认为大纲是基础,而《风中劲草》同样经典,务必认真对待。我选择的是肖秀荣的书作为最后的背诵资料,相信其他选择差异不会太大。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倾向于多做模拟题的客观题来找出遗漏点。对于主观题,主要依赖于肖秀荣和任汝芬的四套题进行背诵。当然,那时你会发现专业课和政治都需要大量记忆,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但还是要全力以赴去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词汇记忆,有许多策略可供选择。我当初参考了一套网络上颇受欢迎的“17天攻克GRE”计划,虽然它出自一本书,但实际上除了每日单词学习表外,其他内容并不那么必要——你只需从网上找到这个单词日历并下载。这份资料包含两个版本的日程,一个紧凑型,一个轻松型。其依据是1、2、4、7、14天的复习间隔法则。若遵循紧凑版,你会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去处理其他事务。我个人选择了轻松版的日程,大约到中期时,每天需投入约三小时来记单词。持之以恒后,我发现原本陌生的词汇在实战阅读中变得极其熟悉,解题也更加自如。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一通常涵盖民法、刑法和宪法等内容。民法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法律关系、物权、债权、合同法等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刑法则需掌握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刑罚制度等,理解和运用刑法原则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宪法部分,要深入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对法学综合二,主要涉及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等领域。行政法的重点在于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程序、行政救济等方面,经济法则需关注市场竞争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法律责任等,国际法则涵盖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需理解国际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如国家主权、平等互利等,并能分析解决跨国法律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要的是系统性阅读教材,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每读完一部分,都要尝试用自有的话复述出来,确保真正理解。做笔记是很好的辅助工具,整理出每个主题的关键点,方便复习。再次,案例分析是法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凭分析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条文。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适应考试节奏。
利用网络资源也是很有帮助的,许多学者的研究论文、司法解释、判例都是宝贵的资料。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同学或导师交流,能拓宽思路,提升对法律问题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