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9月中旬开始准备(前提是你的英语和专业课学的都还好,如果英语和专业课不好的话就一定要提前准备,尤其是英语,专业课在平时上课好好上就问题不大,英语是慢功夫,不过也不用每天费劲的学,只要安排好计划,每天都背一点单词,每天都做一点题,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好,切忌英语不要用大段的时间来复习,而是零碎的时间。)。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刷了一遍,政治大纲刷了一遍,风中劲草刷了一遍,没有刻意背诵,最后肖秀荣的讲真题刷了一遍,形势与政策方面随便看了看,因为我是文科生,选择题想来凭感觉,所以政治没有花太多时间,大题方面也只背了肖秀荣四套卷,我们这一年奠定了肖老师在考研政治中的领导地位,五题全中。
考研数学方面:
我用的资料:全书(二战基本没看,只看了自己整理的笔记),张宇全36讲,660题,张宇1000题,模拟卷主要有: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李永乐系列的全套模拟卷,还有全真模拟400题,这三个系列的模拟卷质量是最高的,其他的系列真的是鱼龙混珠良莠不齐,真题就不用多说了,重点做重点分析,我用的是张宇真题大全解,中间有些错误,但是整体质量还是过关的。在我两年的备考过程中,各类书籍我大都有使用过,从主流的36讲到两李的两本复习全书,再到汤的高数讲义,再到一些技巧层面的书籍,比如单选技巧,各类解题技巧书籍。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张剑黄皮书基础阅读,稍难,但是觉得和真题很像。真题:口碑比较好的是张剑黄皮书,当时我也买了。后来发现,讲解过于繁琐,后来用的何凯文真题阅读讲解,用起来感觉很舒服,思路很清晰(推荐)。模拟题:没必要,我一套都没做。后期没题做了建议再过一遍真题,真题不嫌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这四门课程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对理解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的特性及其应用场合是关键。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例如排序和搜索算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CPU、内存、I/O设备等。理解CPU的指令集架构,掌握流水线技术和存储层次结构是备考的重要环节。对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栈的五层模型是必考点,尤其是TCP和UDP的区别,HTTP和FTP的工作过程等内容。
操作系统的知识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I/O系统。理解并能描述这些基本概念,如死锁、虚拟内存、磁盘调度等,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问题,例如如何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理解操作系统如何协调用户程序和硬件设备。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我会尝试自己解释每个概念,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凭做题和模拟实验来巩固和深化理解。例如,在学习数据结构时,我会动手编写代码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操作;在学操作系统时,会尝试模拟进程调度的过程。
历年真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工具。凭对这些题目进行反复练习,不仅熟悉考试题型,还检测自有的薄弱点,及时调整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