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这门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至少有方向。我想说的是,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你有没基础,一定要有个正确的态度,这是考试,并非你我的好恶可以决定的。有时,你投入了之后,其实,也是很好玩的。譬如,哲学,都是讲这个世界最根本的一些东西,这绝不是你背诵下来就能考高分的,自己多想想,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肖秀荣1000题(做3遍)3肖秀荣的八套卷4肖秀荣的四套卷(每年12月份才能在淘宝上买的到)5蒋中挺最后五套卷6历年真题7米鹏六套卷+三套卷先看精讲精练对应做1000题,一定要做3遍以上,错题看5遍才可以;之后做历年真题;之后做肖秀荣八套卷;之后做米鹏和蒋中挺的卷子;最后12月份买上肖秀荣四套卷以上说的都是选择题,只需要做选择题接下来说大题,把肖秀荣17年出的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大题都背下来,每套5个大题,一共60道 大题就没问题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张剑黄皮书基础阅读,稍难,但是觉得和真题很像。真题:口碑比较好的是张剑黄皮书,当时我也买了。后来发现,讲解过于繁琐,后来用的何凯文真题阅读讲解,用起来感觉很舒服,思路很清晰(推荐)。模拟题:没必要,我一套都没做。后期没题做了建议再过一遍真题,真题不嫌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音乐学基础知识,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科目。它包括了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形态学等多个领域。我认为,对音乐的热爱是学习这个科目的基础,因只有真正喜欢,在面对大量信息时保持热情。我建议每天固定时间阅读音乐历史书籍,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定期复习乐理知识,如调性、节奏、音阶等,这些是音乐的基础元素,需牢牢掌握。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尝试分析其结构和风格,这样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理解。
和声与作品分析,这是音乐创作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学习和声,首先要熟悉基本的和弦构造和功能,逐步了解更复杂的和声进行。我常常凭分析经典乐曲来实践和声理论,例如巴赫的赋格,莫扎特的交响曲等。作品分析则要求具备敏锐的耳朵和逻辑思维。我会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贝多芬的奏鸣曲或瓦格纳的歌剧,详细解析它们的结构、主题发展和情感表达。使用乐谱软件进行模拟演奏,帮助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意图。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每次学习新的知识点,我都会整理成笔记,方便日后查阅。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能激发思考,提升理解。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也能帮助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