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具有短期突破的特点。所以政治的复习不宜也不需要开始的过早,只要后期把握住就可以。以我为例,我是八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那个时候自己去啃肖秀荣那一本"大书",之后做配套题目总是云里雾里,效果并不好,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于选择题,先去听课,大致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去不断的刷题,去感受政治这门课的思路。只要你题目刷的足够,你会对政治有一种感觉,在那时,即使遇到不会的题目,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思路去解答。大题的话,后期去听一听老师的课,对常命制的考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然后把肖秀荣四套卷熟背,大题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分数一,数二,数三。、我算是底子比较好的吧,数学得复习大致分为三轮,第一轮可以考虑看课本,不过现在的复习全书做的挺好得,也可以直接用复习全书。复习全书有三类,张宇得高数18讲,线代9讲,概率论9讲陪着习题张宇1000题,汤家凤得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1800题,李永乐得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660题,建议大家选一套跟着走,(当时我是把他们得题全部做了),高数一轮复习大概时间在3-7月吧,主要就是做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当然配套习题不一定要全做完。二轮复习就是8-9这两个月做配套习题和张宇陆续出来得一些习题,比如闭关修炼180题什么得,或者接触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得时间就要做真题了,87-18年得真题,有时间得多做,没时间得做近十年得真题,做两遍以上。临近考试可以做做市场上得最后八套卷,四套卷啥的练练手。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七月起,我投入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钻研历年真题,并完成了一本专门的训练手册,每天都根据手册规划的任务来解题。同时,我也为自己设定了每日的学习计划,确保按部就班地复习,坚持每天攻克一篇文章。在练习过程中,重要的是领悟解题策略和技巧,多研究答案解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多次重温以加深理解。进入十一月和十二月,词汇学习不能间断,此时应开始积累英语作文素材。若是等到十二月才开始,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从十一月起,大作文和小作文各背诵8到10篇,并且务必要通过默写来检验记忆效果。如此安排,英语学习的步伐将保持稳定,你也能够对自己掌握的情况胸有成竹。每天大约花费1到1.5小时就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加工过程等多个方面,是理解材料科学本质的关键。在复习时,我将它分为四大模块:晶体学基础、材料的相变理论、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以及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
对晶体学基础,理解晶格类型、晶面指数和布拉伐格子至关重要。凭绘制和解析晶胞,深入理解材料的结构。掌握点阵常数、晶向和晶面间距等概念,有助于进行材料性质的预测。
材料的相变理论部分,需理解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如扩散型和非扩散型相变,以及影响相变的因素。这里,热力学知识的应用非常关键,要熟悉吉布斯自由能、相图分析等内容。
对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要明白材料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何受其内部结构影响。例如,位错理论帮助解释金属的塑性,了解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则有助于理解其电导特性。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这部分,实践性强,涉及到各种合成和处理方法,如熔炼、粉末冶金、热处理等。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能帮助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选。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结合课本和参考书,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式,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够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重点。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既能互相答疑解惑,也能提升思维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