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开始复习政治的时间相对较晚,直到大纲发布,教育部门的权威教材问世才着手。我主要使用了四类资料,初期阶段是结合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阅读的同时构建知识框架,并完成习题。对于错误的部分,我会在红宝书上做好标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专注于背诵风中劲草,到了后期,重点是肖四和任四。我没有做肖八,考试前夕,除了肖四的大题部分,我没额外背诵任何内容,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肖四。至于任四,我只是做了选择题。在复习过程中,我只在后期浏览了一下肖老先生的时政资料。我在选择题方面做得相当不错,这得益于早期对红宝书的深入研读。时政的考察覆盖了一整年,从1月到12月,相关书籍通常在11月出版。时政不仅涉及两道单选和两道多选题,而且分析题的素材往往与时政紧密相连,尤其是毛中特的第35题,重大历史时刻的第36题(史纲),都会有所体现。因此,需要结合基础知识点来复习并记忆当年的重要时政事件,这是为了准备分析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很珍贵,请认真对待。我在暑假专攻真题的时候,每天下午计时两小时除作文外,全部做完,当然有的时候会用到两个半小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必须认真做。在做完一年的题目后,迅速核对答案,查看答案解析。后面的两天就是对做过的真题进行总结,包括不认识的单词,不理解的句子,一字一句的进行总结。一个暑假我的英语笔记记了将近一本,后期就常常翻看这些笔记了。而且真题需要反复做,第一遍做题加详细分析文章;第二遍做题加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一项,这是一个考察什么的题目,比方说是细节题还是推断或者是归纳题;第三遍做题外加思考其他选项为什么错,都错在什么地方,比方说过度引申,偷换概念,添加文章没有的限定成分等等。我按照这个思路把真题研究了3遍。作文11月之前开始准备,熟背大小作文各至少5篇,进行汉译英、仿写、背诵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科目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理解其核心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这一点,就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剩余价值理论则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关键,需深入理解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积累过程。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凭阅读经典原著,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增强对理论的理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部分内容丰富,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财富,理解其精髓在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在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系统性和连贯性。这两门课程并非孤立的知识点集合,是有机的整体。构建知识框架,梳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至关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事政策,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深化理解和记忆。定期复习,不断巩固,也是避免遗忘的有效手段。
做题和讨论同样重要。凭历年真题的练习,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参与小组讨论或教师指导下的研讨,能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激发思考,提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