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成绩确实有些意外,就算今年众多知名教师似乎没命中太多重点题目,但我全力以赴,最终得分还算满意。我在复习时,只信赖肖秀荣的教材。我推荐各位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教师并专心跟从,过多的选择反而会分散注意力,白白消耗时间,毕竟政治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从九月初开始看政治,这个时间点正合适,无需提前更多。有人倾向于等新大纲发布(通常在九月中下旬)再开始,我个人认为提早两周左右较好,因为大部分内容变动不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荐的书籍有:肖秀荣全系列(特别推荐1000题、形势与政策、8套卷和4套卷),以及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学习步骤是:首先浏览考试大纲,接着做1000题,反复练习,尤其是错题。十月份关注形势与政策,十一月做8套卷,十二月考前看4套卷并进行背诵。按照这样的进度,政治高分不在话下。最后,对于考前的押题,我不建议过分依赖某位专家的预测,重要的是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理解和见解,坚定自己的观点总是正确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选择的复习资料是《高分指南》,这本书我至少研读了三次。也有人推荐老吕的600题,但由于备考时间紧迫,我仅专注于《高分指南》和一些专家解析。这本指南非常奇妙,它详尽地归纳了知识点,并且每个例题都极具代表性。对于数学复习,理想的顺序应先是高等数学,然后是线性代数,最终是概率论。这是因为高等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是后续学习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关键。例如,计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需要用到积分,同样的,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也需要积分知识。此外,线性代数中的概念、定理和推理繁多且抽象,所以最好尽早开始复习并不断巩固。相比之下,概率论的题型较为固定,考研中变化不大,其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可见。每年都有考生试图在最后一两个月内临时抱佛脚复习概率,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到了最后一个月,你需要同时兼顾政治的记忆、专业课的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系统复习一门新课程。所以,概率论在初期就应该列入复习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若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建议提前着手英语复习。对于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这两个部分,则无需过于急切地开始。我在十月份启动了完形填空的专项练习,从1997年至2012年的题目入手。起初,我的错误率颇高,但大约在完成五篇文章后,逐渐掌握了解题技巧,之后每次做题的失误通常控制在两到三个,很少超过五个。至于新题型,整体来说并不算太难,通过做一些历年真题,我也有所提升。从10月中旬到12月,我把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所有真题都重复做了三次,这个阶段我没有尝试其他模拟试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材料力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例如,理解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如齿轮、轴承、轴等;,还要深入理解材料的性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对复杂的机械设计问题,不仅需理解理论知识,还需凭实例分析和计算来加深理解。尝试解决一些实际设计题目,或者参与一些相关的项目,这样能帮助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再者,复习过程中,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你从大的概念出发,比如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逐步细化到各个具体部分,如力的平衡、应力应变分析等。这样的框架帮助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迅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做题和历年真题演练是提高分数的关键。山东大学的试题往往注重基础且有一定的深度,不仅要熟练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做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持续的学习和反思同样重要。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并及时回顾和整理所学内容,发现自有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练习。遇到难题不要害怕,多思考,多查阅资料,也和同学一起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