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只要认真学,就可以短时间提分的学科。由于开始的时间很晚,所以就看一章风中劲草的内容,做一章1000题的选择,建议大家不要这样,如果时间充足,还是好好看看红宝书吧。做完一遍之后,就开始认真理解每部分的知识点,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每部分复习的方法不一样,像近代史就很注重时间轴,马原很注重原理等等,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吧。冲刺阶段多做一些模拟题,肖,任,蒋等等。做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今年考试的热点,把不会的东西,知识点重新梳理一下,我一般会做笔记。考试前20天左右大家都开始背肖四,20天等等。我建议大家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上面。在保证背的差不多的基础上,仔细梳理一下各部门可能考的知识点,做到百密不疏。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应当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二部分是题目。文章部分的研究应当以细致为主。怎么做到细致呢?首先要通篇将本文阅读后,你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其次就是从细枝末节开始,每个段落中,每一个不会的单词必须通过查字典搞清楚它的意思,做到每个单词都要认识;每一个不会的词组也要通过查字典清楚他的意思,做到每一个词组都要认识;每一个句子的成分、结构(各种句式的镶嵌式比较复杂的)要搞清楚,这个是解决长难句的关键,做到每一个句子都要认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真题的每篇文章都可以做到单词、词组、句子全方位研究相当的透彻,当然题目中的生词也是不能放过的。通过这种地毯式的全面覆盖才能掌握好基础的英语知识,例如单词、词组、长难句才可以解决问题。另一个部分是题目,我认为题目的研究应当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写作本文的思路、文章整体的行文结构综合来看。我对于真题的题目,其一是先看出题的位置,考研出题是有特点的,问题的顺序和段落的顺序相同。然后接着看题目,迅速判断出题位置,然后看这个问题相对应的关联句子处于什么位置,在所在段里出于什么位置,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其二是结合每个选项,看一下选项是否是和定位的那句之间是否存在相似的意思,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如果选项和句子基本相同,而不是间接地和文中句子有相同的意思,那么这选项肯定是错误的,再就是我想说的是题目答案没有三个连续同样的选项,还有就是阅读的第一个题目基本上不选A。其三,我想做真题时肯定会有错误的题目,为什么要在做完两遍之后,再仔细看呢?我认为做完第一遍,先把错误的标记出来,在做完第二编后,再把错的标记一下(这两次做都是用铅笔,错误的要用红笔打上勾,错几次打上几次勾),这样两遍之后你就对于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结合题目研究时候,方向感会更明确。针对于每一个题目,你做对的,你要清楚它为什么对,错又是为什么错,这只是第一步,还有就是要搞清楚那些题目错的原因是什么,无中生有、偷梁换柱、随意添加或者删减信息等等。我认为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把真题出题方面的问题解决掉。阅读是英语的主要项目,阅读搞不好,考研英语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但是研究真题的方法要正确,这样才可以取得研究真题的最佳效果,最终培养出对于真题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综合日语,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建议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不仅仅是常见的日常用词,更要关注专业术语和学术词汇。阅读理解是提升日语能力的关键,多读日本原版书籍、报纸和期刊,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表达方式。听力训练也不能忽视,凭观看日剧、听NHK新闻来提高。
专业理论与实践语言学需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这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我会定期阅读语言学的专业论文,凭理解并讨论其中的观点,来深化自有的理论知识。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比如分析句子结构,解释语言现象等。
再者,文学部分,我主要侧重于日本古典和现代文学的研究。阅读经典作品,理解作者的思想,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这些都是必要的步骤。也要关注文学批评,它能帮助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我建议做笔记,记录思考和感受,这对后期复习非常有帮助。
至于国情文化,这不仅是对日本社会的理解,也是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我会看一些关于日本历史、社会、文化的纪录片,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甚至尝试参与一些日本文化的实践活动,如茶道、剑道等,这样更好地理解日本的文化内涵。
翻译部分,我认为关键在于实践。我会选各种类型的日语文本进行翻译练习,包括新闻、小说、学术文章等,对比原文和译文,找出差距,不断改进。了解翻译理论也很重要,它能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