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法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高中时,我选择了文科,由于自初中起我就在政治历史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敢于将复习时间推迟。我在备考期间使用的资料全是肖秀荣系列,包括《1000题》、《精讲精练》、《肖四》、《肖八》,以及《风中劲草》的背诵版。我首先从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开始复习,这部分涉及一些法律内容,而我本科学的是法学,希望能有所帮助。然而,实际做《精讲精练》的习题时,我发现错误连连,甚至在做《1000题》时也犯了很多已见过的错误。于是,我决定调整策略,不再细读《精讲精练》,而是转向《风中劲草》,同时配合做《1000题》,按章节学习并练习。对于做对的选择题,我会仔细阅读答案解析以巩固理解,寻找知识盲点。此外,《肖四》和《肖八》在我看来极具价值,但这仅是我的个人见解。你们应根据自身需求挑选合适的学习材料,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考研英语方面:
快速地刷词汇,频繁地重复,即使偶尔忘记也是常态。别在单词学习上偷工减料,多阅读英文文章,比如新闻,那很有帮助。两次过目单词后,就可以着手练习真题了。通常我会每日解决两道题目,注意答题速度,改正错误,查阅翻译,对照原文,并消除陌生词汇。持之以恒,就不会感到太吃力。至于写作,购买一本作文书,背诵、翻译并尝试默写。我还亲自写了过去十年真题的所有作文。自我评估,我的英语基础并不牢固,但猜测的准确率相对较高,然而这在复试的笔试中成了劣势,因此务必要认真背单词,研读文章,提升语感。世间之事皆有因果,逃避不了应尽的努力。此外,掌握时间管理也很关键,平时做真题时就要训练,我习惯先完成作文,然后从头开始,三个小时的时间需要合理规划,控制好每个题目所需的速度。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一”通常涵盖法理学、宪法学和中国法律史等内容。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解法律的本质、功能、价值和运行机制至关重要。我在复习时,注重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法治、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并凭阅读经典著作深化理解。宪法学部分,要熟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对中国法律史,我建议以时间线为线索,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法律制度和变革,这有助于理解当下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
“法学综合二”可能包括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实体法。民法主要关注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物权变动规则、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关键。刑法的学习则需把握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刑罚种类等核心知识点,案例分析能帮助更好地应用理论。行政法则需熟悉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内容,特别注意行政法的程序性规定,它们往往是出题的重点。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系统梳理,构建知识框架,将各科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整体认知;二是精读教材,理解并记忆重要概念,辅以笔记,强化记忆;三是做历年真题,凭实战演练,提高解题能力;四是讨论交流,与同学一起探讨疑难点,激发思考,提升理解深度。
我要强调的是,法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法规,更重要的是培养法律思维,学会用法律的眼光看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我尝试从不同角度解读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这对我在考试中灵活应答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