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做题,我买了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和任汝芬四套卷。老实讲,有些东西的练习就是要做题,尤其是这些硬性考试,在最后时间做完那几套卷之后我发现老师们涉及的考点都有所重合,当然,每年的政治热点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大家说背完四套卷,考研政治就不怕这也是有道理的。重点推荐这几套试卷,考研前一定要过一遍,当然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再购买其他书籍,在这我就不再推荐啦~政治考的不高,就简单说说吧。政治我是八月份开始的,精讲精练比较厚,字也很密,看着头晕。其实第一遍看就是大致熟悉内容,记不住什么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担心。有的说法是等九月份政治大纲出来再学习政治,我认为其实可以适当早一点,每年政治大纲的改动很多是虚增和虚删,实质性的变动很小,完全可以提前熟悉,细水长流,后面的时间很紧,这样也是为后面分担压力。接下来我刷了三遍1000题,这个对巩固客观题知识点很有用。之后还做了讲真题、肖八肖四,然后就考试了。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模糊不清,我觉得单纯看一遍教材帮助不大。对于线性代数,我强烈推荐李永乐编写的那本红色辅导书,它概括得极其精炼。我在打牢基础后开始做这本书,一直持续到六月。暑假是关键时期,我进行了全书的第二轮复习,这时我才感到做起数学题来稍微轻松了一些,但仍需依赖辅导书的帮助。到了十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梳理常考知识点并集中精力学习,进一步巩固概念。随后,我进入了模拟考试阶段,不再查阅任何参考资料,设定时间自我测试,以此发现不足之处。数学是考研的关键,每天都要坚持做题,直至考试前一天!另外,我还做了660题,这本资料专门训练选择题和填空题,题目难度较高,涉及的知识点深入而细致。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我是在单词记忆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看真题的,重点做近十年。第一遍每两天一篇阅读,每天两个小时,先做一遍,再看不会的单词和长难句,然后通篇手写翻译下来(这部分比较费时),顺便练习了翻译部分,之后再分析文章的逻辑关系和答题规律。第一遍用时较长,但要精读,在以后的复习中,单词没多大问题时就着重分析文章结构和问题,尽量多做几遍,就能大致摸清出题规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理解上,需把握三个核心:信号的分类与性质、系统的描述与转换以及系统的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
1. 信号的理解:首先要掌握的是基本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如阶跃信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等。理解它们的数学表达式,图形表示以及各种运算规则,比如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
2. 系统的分析:系统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因果和非因果,稳定和不稳定等。要熟练运用微分方程、Z变换等工具来描述和分析系统。特别是对线性时不变系统(LTI),其特性如频率响应、卷积等是非常重要的考点。
3. 频率域分析:傅立叶分析是理解信号与系统交互的关键。理解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的概念,能熟练计算并理解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这对理解和设计滤波器等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学习方法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基础理论要扎实: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很繁杂,但每一部分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学习。
2. 练习题不可少:理论学习的,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和深化理解,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3. 实践应用相结合: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凭模拟电路或数字信号处理软件进行实验,这样既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
4. 参考资料利用:除了教材,还参考其他优秀的教辅书籍和网络资源,多元化的学习材料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
5. 讨论与交流: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或者向老师教,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