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纲解析看一章,做对应一章的1000题,只做选择,分析题不用看(后面再说具体),不要将答案写在书上,因为1000题也不能只做一遍的,写在纸上就可以,1000题我为了查阅答案方便撕成了8份,每一门的题和答案,嘿嘿,这点可以试下!做错的题要在纸上做好标记,在看答案解析的时候把这道题对应的知识点画到解析上,这样后来在做第二遍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可以很快的找到对应的语句,提高效率。在我看来,政治上个冲刺班点睛还是有必要的。自己花点时间认真的看一遍《任之一》,看的同时做一些客观题巩固基本概念比较有效果。这便是所谓的第一轮复习,即学好基本概念。
考研数学方面:
1. 建立根基(自学大约需两个月):熟悉教科书内容。每一本书的课后练习都应该浏览。对于无数学背景的学生,选择一本权威教材,并依据数学课程大纲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技巧。大纲未涵盖的部分通常不是考试重点。已有数学基础且自认为扎实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实施策略如下:阅读每个章节时做笔记,摘录关键概念和理论。接着尝试解答示例题目,若遇到困难再查看答案解析,领悟解题步骤。完成示例题后,可做课后习题进行实践,难度较高的星级题或附加题可忽略。如果自学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怎么办呢?答案是:多思考,多钻研。我遇到困惑时会做好标记,积累一定数量后向其他同学求助,每次都能收获颇丰,那些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豁然开朗。因此,在自我思考基础上积极寻求他人协助至关重要!如此通读一遍教材后,你就能对知识有清晰的理解!接下来,进入关键环节——做历年试题!真题极其宝贵,推荐至少做三次,彻底掌握真题,考试就会变得相对轻松。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成绩还算可以,但能拿到那么多分数,说实话我挺惊讶的,可能运气成分占了不少。在英语复习上,主要是记忆单词、做历年真题以及构建自己的作文模版。我记得是从大三寒假开始背单词的,起初用的是扇贝APP,坚持了百来天,后来觉得不合适,就改用红宝书,大概记了十几个单元,然后就持续不断地背诵。暑假时我才开始接触英语真题,我觉得网上的经验分享并不完全适用于我,所以我只专注做阅读部分。一开始错误率高达八九个,渐渐地降到七八个,接着是五六个,再后来就稳定在这个水平,感觉遇到了天花板。然而,随着不断努力,我发现阅读错误减少到三四次,甚至是一两次,不得不感叹老师的教学方法确实有效。维持这种状态后,在考试临近的后期,我会每天做一两篇阅读以保持手感。
解决阅读问题后,距离六级考试还有两周时间,我参加了作文冲刺班(由独峰考研主办),老师提供了许多精彩句子。于是,我开始整理模版,规划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该如何撰写。我总共整理了三个模板,分别针对无形的社会话题的正反面和有形的社会话题。后来考虑到模板过多,我简化为两个,一个用于正面观点,另一个用于负面观点。实际考试中,题目恰好与行动相关,我自创了开头段,其余部分更换了一些词汇,基本上运用了我的模版。
在此期间,我还开始了其他题型的学习。首先是新题型,因为它相对简单,然后才着手处理完形填空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是研究结构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应力和稳定性的一门学科,基础概念如刚度、柔度、静定与超静定结构、应力状态等必须清晰明了。这些基础知识是你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记忆。
公式和计算是核心部分。结构力学涉及大量的公式,如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虚功原理、位移法等。你需凭做题来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并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意义。学会如何选合适的解题方法,比如直接法、图乘法或者影响线法,这对解决复杂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重视实践应用。理论知识是基石,但实际应用真正检验理解程度。你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反思解题过程,思考为什么这样解答,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结构动力学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解振动的基本性质,如自由振动、强迫振动、阻尼效应等,以及如何分析动态响应,对全面理解结构力学非常重要。
我强烈推荐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工具,如MATLAB或ANSYS,它们你更直观地理解结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也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