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出版发行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的并不高,但还是把复习的方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政治大概在八月底大纲解析出版以后开始准备,用的书主要是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才逸八套卷、风中劲草。首先是看大纲解析,看一章书做一章肖秀荣的1000题的客观题部分(这本书需要反复用,所以别直接往书上写)。因为是理科生,学起政治真的很痛苦,初期的时候书看不懂,做题也找不到头绪,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看,一遍看完都不知道讲了什么。第二遍看的时候稍微好一些,这一遍注重1000题上做错的题,把答案的解析看懂,然后开始尝试把1000题上每道题涉及的知识点用记号笔在大纲解析上标出来(单选和多选用不同的颜色),这样看完第二遍书上就有了很多标注,这些标注就是考试的重点,之后看书就清晰很多了,然后就一直反复做1000题查漏补缺,把不懂的知识点都弄懂。十月左右模拟卷开始上市,买回来之后马上把客观题都做了检验自己复习的情况,做错的题需要特别关注。到十二月左右开始准备主观题,背诵了肖秀荣的四套卷,重点记忆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后期的背诵任务太重所以20天20题背了一小部分就放弃了。个人感觉背模拟卷主观题的目的并不是完全寄希望于压中原题,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答题的思路,模拟卷里的很多表达都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题目,在考试的时候稍加组织就可以用上,所以对主观题不用太担心。
考研英语方面:
在五月份以前,我研读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进入六月,我开始沉浸在朱伟的《恋练有词》中,每月重温一次,从未间断,总计阅读了三次。七月,我启动了真题训练,推荐在获取真题后先复制三套备用,我自己至少完成了三轮真题演练。七月至八月初期,你可以选择先做05年以前的题目,或者如果你渴望尽早熟悉真题,也可以从一开始就用真题来提升阅读能力。做真题时需严格把控时间,首次尝试可分配18分钟一篇文章,第二次尽量缩短至15分钟,第三次则力求在13到15分钟内完成。每篇文章都要充分利用,做完之后逐句理解,每个选项都不能遗漏,深入理解!记录你不熟悉的词汇和短语,去记忆!阅读就是要反复再反复!到了八月,你就可以继续做2005年以后的真题了。十一月之前,专注于阅读部分,同时逐步练习完形填空和翻译。英语作文从十月中期开始,购入王江涛的作文书,大、小作文各背诵20篇,如果时间紧迫,也可减半,但必须倒背如流!背诵完毕后记得默写一遍(这是我个人的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信息管理与传播”,这个科目涵盖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以及利用等多个环节,强调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学习时,我着重理解了信息系统的运作机制,包括数据库管理和信息系统设计。传播理论也是重要部分,如媒介效果理论、受众理论等,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案例中。我建议大家多阅读相关书籍,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思考,这有助于加深理解。
“信息组织与检索”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元数据、分类法、主题标引、搜索引擎优化等内容。我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熟悉各种信息组织规则,动手操作一些信息检索系统,理解其工作原理。理解信息检索语言和算法也是关键,例如布尔逻辑、TF-IDF等。这部分的学习需耐心和实践,不断试错真正掌握。
在备考期间,我还发现构建知识框架非常有用。我会为每个科目创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认知。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至于参考书目,除了教材外,我还广泛阅读了《信息资源管理》、《传播学概论》等相关著作,以及学术期刊上的最新研究论文,保持对学科前沿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