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到了十月份,我才着手准备政治复习,务必在考试前一周要浏览肖的最后四套模拟卷。考试时你会发现许多题目都出自那里,所以那些大题必须全部熟记于心,就算牺牲睡眠和饮食时间也在所不惜。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深度记忆。关于选择题,我选择了任的序列2来练习,只专注于这一序列。此外,我还阅读了风中劲草的教材,其色彩斑斓的版面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考研数学方面:
我之所以在数学上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1)深入研读书本,并确保充分理解概念。(2)对待复习全书中的每一道题目我都一丝不苟地去做,大约用了六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录和思考,遇到难题从不轻易看答案,而是持续思索。如果实在无法解决,我会搁置一段时间,回头重新审视书本,找出问题所在,是基础知识没掌握牢固还是解题策略不足。之后的几天,我会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尝试能否解答。记住,复习全书是用来实践的,而非仅仅浏览。每道题我都仔细剖析,总结规律。随着积累的加深,难度自然降低。(3)如果有空闲时间,我会做模拟试题;若时间紧张,便专注于真题。真题练习时,我严格控制时间,如同真正考试一般。我只集中精力于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和真题,但消化得非常彻底,成效显著。数学是最有可能快速提升分数且拉开差距的一科。我的复习资料仅限于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和真题。首先阅读一章课本,接着完成相关习题,然后转向复习全书对应部分。初次通读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这完全正常,不必焦虑。第一轮过后开始第二轮,此时要做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和公式,以便后续复习更有方向性。最后一步是攻克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翻译我用的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书上有历年真题,讲解也非常细。因为我前期工作就是背单词,负担不重,所以就早早开始了翻译。四月中旬按照每天一年的五句话(除去最近三年),自己认真手写翻译,然后对照书上讲解订正,并总结出自己的不足以及常犯错误,对考研翻译有了初步认识。八月份第二轮翻译,对易错点做重点处理。十一月底开始三轮翻译,这个时候对之前做过的题以及正确翻译已经很熟悉了,就重点关注自己的错题,对自己的一些易错点一定要重点关注,错题要反复去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系统理论的基础,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重要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了解并能灵活运用系统的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理解稳定性的定义及其判别方法,如Routh-Hurwitz准则、根轨迹法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对控制器的设计,Z变换和PID控制是两个重要的知识点。Z变换是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PID控制则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控制策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按具体问题进行参数调整,是这门课的一个重要技能。
再者,非线性系统和现代控制理论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虽然这部分难度较大,但它是控制科学的前沿,对理解复杂系统行为和设计高级控制器有深远影响。例如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滑模控制、自适应控制等,需深入理解和一定的数学功底。
学习这门课程,除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同样关键。利用MATLAB或Simulink进行仿真,直观地看到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无人机飞行控制、机器人路径规划等,会大大提升应用能力。
我强烈建议大家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和经典习题集。凭大量的练习,你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也能逐渐找到解答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