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报一个考研辅导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大学时四门课都学过,但是水成什么样子大家也是知道的。刷选择题。选择题占50分。有一种说法是政治最后的分数基本上就是你选择题的分数x2.其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你选择题能拿的分数就体现了你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管是任汝芬的书也好,肖秀荣的书也好,1000题也好,1200题也好,买一本来好好刷,不要边做边看答案,做完再对照。错的题目肯定很多,但是认真的做下来,记下对的选项为什么对,错误的选项为什么错误,相信一定有收获。最后,就是背大题。关于大题大家都会有一种普遍的感觉:在离考研还有两个月一个月的时候觉得自己大题还完全不会答,真是一点都不会写啊。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大题完全靠最后时间的背诵。我是大约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开始背的吧。背的资料主要是依据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肖四,任四大题部分。个人认为肖秀荣的书更好,特别是肖四的大题,几乎都要背下来。补充一点就是,从现在开始可以关心下时事政治。虽说时事政治的比例就那么多,但其实不管是思修,马原,还是毛概,近代史,或多或少都是依据时事来的。
考研数学方面:
研读了两遍数学教科书,并且对照教学大纲,重点理解基础知识。随后我开始集中攻克高分速成手册,大约重复练习了三四次,由于这本书内容精炼,相较于核心笔记,它的难度较低,主要都是基础题目,所以完成速度较快。核心笔记我则刷了两遍,尽管其中有些难题,但整体而言,它对知识要点和题型的总结非常到位,多做几次对提升数学成绩大有裨益。大约在10月时,我开始接触题库,实战演练真题并不算丰富,所以我尽量保留整套试题,模拟考试时间来做。我个人推荐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用于系统整理概念和经典题型,另一本则记录错题。坦白说,我在记录错题方面没能持之以恒,不过我对知识点的梳理相当全面,后来几乎成了我主要的学习资料,做过的题目大多能在上面找到对应的总结,这个过程耗费了不少心力,但令人鼓舞的是,这些努力与进步明显成正比。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可能很多同学会迷信最后两个月背模板,模板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到那个时候各个科目复习那么紧,你真的能保证静下心来好好吸收写作的各种技巧吗?如果真的想做到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还是要做好平时的积累,那样不仅是分数的提高,更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平时积累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主题的汇总,了解相关主题所用的词汇,特别要注意一些常用词的同义词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涉及到组织行为、决策理论、运营管理、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在学习初期,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这些基本概念,如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各种管理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
掌握决策分析是关键。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包括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你需熟悉并能应用不同的决策模型,如效用理论、期望值法等。理解如何运用统计分析工具进行数据解读,这对实际问题解决有极大帮助。
再者,案例研究也是提升理解力的重要方式。凭阅读和分析各类企业管理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经常在图书馆寻找相关书籍,或者在网上搜索最新的企业案例进行深度剖析。
实战模拟和小组讨论也非常有效。我会定期参加学校的模拟商战比赛,或者与同学组成小组,共同探讨和解决一些管理问题。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检验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至于复习策略,我建议定期做题和回顾。利用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练习,既能了解考试风格,也能检测自有的学习进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有助于深化记忆。
保持好的心态是考试成功的保障。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只要保持积极的态度,自己,就一定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