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性价比很高的学科,也就是说我们投入较少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分数,去年我是从7月开始复习政治的,9月到10月我翻了两遍上课记得笔记,大概每天半小时吧。10月份开始做1000题,到11月上旬只做了一遍半。然后肖八出来了,因为浓缩就是精华而且实在没时间把1000题再做一遍了,于是直接上肖八的选择题。(没有背大题)肖八的选择题HIN重要!!!我每做完一套都把那些自己没记住的小知识点抄在了小本子上,平时吃完饭休息的时候就看看,我觉得这种频繁的复习是个很有用的小诀窍!开始时我一套要错5,6个,分数都在30+,做到第四套之后基本都在40分及以上了。然后12月初肖四也出来了,这个大家也一定要背啊!肖老爷子每年几乎都能命中3道左右!肖四的大题答案繁乱需要自己整理一下,刚开始时我差不多1个半小时背两道,后面背熟了就35min一道。由于时间不够自己也就只背了一遍,但是上了考场发现大题写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结束后,可着手进行真题练习,以2000年为起点,建议同时配备一些模拟试题,比如李永乐或张宇的资料。我当时的安排是交替进行真题与模拟题,每天一套,完成后仔细校对,遇到不懂的知识点立即查阅教材。我认为这样做很有效,多做一些模拟题有助于提升难度适应性。因此,在研读课本时不必过于纠结于难题,因为后续会有更多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在等待你。如果时间充裕,你可以再次阅读全书。我自己开始做真题的时间较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第三次重温全书,但幸运的是,我之前的复习基础打得还算牢固。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最好是背一遍单词,红宝书或者恋恋有词,但是背单词千万不要慢吞吞的,我见过很多,每天一上午就只拿个红宝书背的,这种肯定考不上--背单词讲究效率,其实我觉得,考研单词虽然多,但是你只要能做到看到它有个大概的印象知道是什么意思就ok,不用非得每个单词都能准确拼写出(写作常用的词还是得会准确拼写的)。根据考研经验,背一遍单词其实后来真不一定会记得多少,但是这样会心里更有底气一些,安心一些。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材料性能等诸多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对晶体结构,你需熟悉各种晶系、布拉菲格子以及点阵常数等概念,并能凭空间群分析晶体的对称性。这部分需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但一旦掌握了,就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图的理解和应用是考试的重点。你需深入理解相图中的各个线、面、区的关系,特别是三元相图,这是材料制备和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对每一个相区,要清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如何凭调整条件来改变相变路径。
再者,扩散和固态反应是材料形成和改性的关键过程。理解扩散机制,如Fick定律,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如温度、浓度梯度等,能够帮助预测和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化。固态反应则涉及到固相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指导新材料的设计。
材料的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是衡量材料优劣的重要标准。需了解各类性能测试的方法,以及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多做笔记,将复杂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这样既有利于记忆,也有助于理解和应用。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材料,凭观察和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你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