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一开始就感到独自背诵政治缺乏明确目标,于是我自己购买了教育部门出版的《大纲解析》。初次阅读时,配合老师的课程,我大约一两天读完马原和毛中特的一章,尤其是毛中特的五到七章,这部分我花了超过一周的时间,期间专心摘录关键知识点,进度确实较慢,每天投入近三小时在政治学习上。每看完一章,我会完成对应的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作为巩固。
接下来,我转向史纲和思修的学习。史纲用了大约三四天时间,而思修则在专心致志的一天内完成。这两部分我没有做笔记,而是直接在书中标记重要内容,因为主要的难点和重点集中在前面两个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较简单。补充一点,书中的第五部分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阅读。第一轮复习时,我不涉及大题的准备,因此忽略了练习册上的简答题。
到了第二轮复习,效率明显提高,我对照笔记,关注书中的标注,继续练习选择题,每天花费约两个小时。此时,我们仍未开始准备大题。这时,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发现它对提升选择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可能很多同学会迷信最后两个月背模板,模板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到那个时候各个科目复习那么紧,你真的能保证静下心来好好吸收写作的各种技巧吗?如果真的想做到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还是要做好平时的积累,那样不仅是分数的提高,更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平时积累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主题的汇总,了解相关主题所用的词汇,特别要注意一些常用词的同义词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理解其基本理念和原则至关重要。我会深入研究我国的宪法体系,尤其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构成和职能。关注最新的宪法解释和司法判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宪法规定。
刑法的学习需把握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和刑罚制度。我常常凭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对一些复杂的罪名如贪污、受贿等,会特别关注其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我还注重刑法理论的研究,例如犯罪心理、预防和矫治等。
民法的学习,我强调对物权、债权、合同法、侵权责任等内容的掌握。我习惯于凭构建生活场景来模拟法律问题,这样能更直观地理解民法条文的实际应用。我会定期复习和比较相关的案例,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法律史的学习,我侧重于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法律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变革,比如秦汉律令、唐律疏议到明清的律例等。我也会关注这些法律如何影响现代社会,从增强对法律文化的理解。
至于国际公法,我会专注于主权、外交关系、战争与和平、国际人权等核心概念。这部分知识需大量的阅读和理解,我会借助国际法院的判决书和国际条约来深化理解。
法理学是对法学基础理论的探索,包括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的运行等。我会尝试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理解和评价各种法学观点,形成自有的法律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