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世界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一门低投入,高回报的学科,我10月以后才开始接触,政治我采用报班+刷选择题+最后两周背肖八肖四的策略,注意考试答题书写的逻辑条理性。因为开始的晚,直接看书做选择,选择一定多做,特别是最后的模拟,市面上有多少做多少,晚上9点做到11点半,1000题至少两遍,因为大题拉不开差距,选择越高政治越高。大题平时不要下功夫背,最后两周肖八肖四疯狂背,实在背不会考试就抄材料,写满有条理就好 选择的知识点我没单独抽时间背,做的多了就不用背,不刻意背,听老师讲的多了好像大脑中就形成了印象,毕竟选择只需选出答案即可。总结!!!1.不要开始太早,九月以后足以,且不要占用黄金时间(上午下午)2.多刷选择。3.零碎时间听选择知识点,有印象即可,最后两周背肖八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是一门颇具挑战性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那些文科背景却要备考数学的人来说。我从去年12月份开始着手准备,计划在上半年内看完教材并通读一遍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下半年的重点则是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来演练真题。在上半年,你的任务是专注于教材,不需要做完所有的课后练习题,但确保你能掌握各种类型的题目。如果遇到遗忘的定理或公式,记得及时回溯课本。这是你在上半年需要完成的目标。进入下半年,你需要集中精力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来每天做一套真题。初期可能会遭遇不少困难,关键是要迅速找出问题所在,若无法自我解决,寻求老师的帮助是个好方法。随着时间推移,你会逐渐进步。如果你已经完成了2005年至2019年的真题两到三遍,那么可以考虑尝试1992年至2004年的题目,但这仅适用于有额外精力的同学。若是时间有限,建议还是专注于2005年至2021年的真题,并牢记课本中的定理和公式。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写作能力还可以,我觉得考前一定要亲笔练习,不能想想思路就完事。不少同学都喜欢在后期背范文,这个因人而异,我去年也背过一些,但是效果不明显。我从9月开始每周写5篇左右,12月抽出几天把这些作文按主题整理一下,这样就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写作思路,越写越得心应手,否则别人的范文背来背去也成不了自己的。以前用过《考研1号英语写作160篇》,里面所谓的范文其实很不好,后来发现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还行。最后,英语是一定要多做几次模考的,比较好的模考题是曾鸣、张剑的《考研英语最后预测5套题》。模考一是为了把握时间,英语考场上时间很紧,二是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一边节约时间、发挥优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它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科学,包括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企业如何决定生产什么以及多少。关键概念如需求与供给、边际效用、机会成本、市场均衡等是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我在学习时,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比如凭分析市场价格变动来理解供求关系,或者凭公司决策问题理解利润最大化原则。数学工具的运用也不可忽视,例如利用微积分求解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这需一定的数学基础。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如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GDP、失业率、物价水平、货币供应等宏观经济指标是其主要研究对象。我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会先构建宏观经济模型,理解和掌握政府政策如何影响这些模型,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理解并比较不同经济流派的观点也是重要的一环,如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主题,都尝试自己画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和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也查阅学术论文,理解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保持对经济新闻的关注也极其有益,它能你看到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提升经济学素养。例如,你分析国际油价波动背后的供需因素,或是讨论政府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