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考前准备期间:今年的肖四比以往提早出现了,我特意查了一下淘宝的购买记录,发现它在7号就已经寄出了。拿到肖四后,我每天都坚持做一套选择题,由于题目中有不少重复,因此大部分人的得分相对较高。对于肖四,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彻底掌握,不仅要理解为何选择某个答案,还需探究其他选项为何不正确,是因为表述有误还是与题目要求不符?如果不符合题意,那么正确的表达应该如何呢?这段时间,我仔细研读了两遍肖四,并且重新复习了一遍肖八。一旦遇到我不熟悉的知识点,我会查阅小草笔记,如果没有,我就对照大纲学习。接下来就是反复的记忆过程。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很好,正是觉得自己数学好,而且又是工科的,往年数学三考得又不难,所以就没太把数学放在心上。我连复习全书都没买,就买了本真题。书都是用的本科的课本,知识点都一样,然后,我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过了两遍,感觉都掌握住了,就开始做真题。做真题也没太在意,有些由于失误做错了,觉得没什么,到正式考试认真些就没问题了,真是作死。谁知道,今年题目比往年难一些,时间不太够用,计算量又大,没时间检查,勉勉强强做完了,就匆匆忙忙交卷了。当时还感觉能考130差不多。后来对答案,发现好多错的,不仅我错了好多,网上答案也错了好多。网上答案有错的能看出来,然后,我想想我自己的答案,发现我的也错了。我初试要是再多错一个选择题,我就跪了,进不了复试何谈逆袭,我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我还是放弃了保研的,结果连考研都考不上……后来准备复试的时候我也特后悔,总觉得当初数学上多用点心,再多考十几分我复试就比较有利了。
考研英语方面:
心得分享:阅读能力主宰成功,词汇量则是阅读的关键。在着手做真题之前,假如你未曾彻底掌握单词,那么做真题对你来说并无太大意义。若不熟记单词而直接做真题,纯属无稽之谈(重复三遍)!当然,如果你已是学霸级别或只能通过实践阅读来记忆单词,那我的话就不适用了。对于其余同学,建议你们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等到单词记得七七八八时再开启真题模式,那时你会发现学习之路其实充满希望。不妨试试先不做单词储备直接做几篇阅读,相信你会有所体会。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每天研读一些,以提升拆解复杂句子的能力。不推荐过早接触真题,因为它是考研英语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提前太多可能会让你因基础不足而受挫,或是后期试题耗尽时懊悔不已。但最迟暑假时务必启动真题,从2005年开始,保留近3-4年的题目作为最后模拟,其余年份则反复练习,次数依个人需求而定,我个人大约刷了五遍。最终目标应是熟知每一年、每一篇阅读中的每个单词和句子的意义,同时深入理解每道题目的考点与答题策略。后期如果题目用尽,可考虑购买更早期如1997-2004年的真题,但这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2005年及以后的题目。对于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等部分,仅靠真题练习也足够。如果有特定弱项,可以买专项训练书每日练习。作文务必背诵,十月起就可以开始,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范文,重要的是背诵,具体数量视个人能力而定。十一月起可以动手写作,大小作文都要操练,最好定时完成,务必亲自下笔(再强调三次)!最后的决战阶段,选择几个晴朗的午后,按照考研的实际时间安排,愉快地进行模拟测试。重中之重再说一次:单词学习应伴随整个考研过程,持续复习,大词典看过一轮后就可以放一边,小巧的便携本则尽可能多翻几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学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表面水体的分布、运动规律以及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你需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径流等环节,这些都是分析水文现象的基础。深入理解水量平衡、河流动力学、洪水演算等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水文学的关键。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要多关注实际案例,比如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水利工程如何改变水流特性等。凭这些实例,你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理论,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数学工具的应用不可忽视。水文学中的许多问题需借助微积分、概率统计等数学手段进行解决,如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洪水频率分析等。扎实的数学基础对理解和应用水文学原理至关重要。
实验和实践操作同样重要。有机会,参与实地调查或实验室实验,能你更好地理解水文学的实际应用。比如,凭实地测量河流流量,加深对水力学的理解;模拟洪水演算,则有助于你掌握洪水预报的方法。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凭做课后习题、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查漏补缺。积极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