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政治我是复习的比较晚的。从9.18左右大纲出来,看精讲精练,同时边做1000题。1000题比较好,但题目有点老。政治每天看一点点。一直到10月中旬精讲精练还没看完。时间来不及,就连忙将精讲精练扫尾。之后就是做模拟题的选择题。肖秀荣老师的8套4套,还有5年真题(真题其实很有用)。做完这些题后,再把1000题错题看了一遍,上面那些模拟题错题也看一遍。在做题的时候,不熟悉的和错的都在书上划下来。这时,就可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形成知识框架)。这样,选择题基本上复习的比较好了。然后仔细分析5年真题的分析题,再看看那些模拟题的分析题,其实规律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那些章节的哪些内容会出分析题都能够比较容易的看出来。我又把肖秀荣的核心冲刺考点背诵拿来背。之后专门背4套卷的分析题。考前还搜集了一些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是两位知名作者的全面复习教材,发现它详尽地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并配有极具代表性的习题。我在七、八月份完成了初次通读,当时有些困惑,但随后我就持续研读这本书,到了十二月已经反复阅读了四次。每完成一章的练习,我都会归纳思考路径和解题策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我认为学习数学关键在于理解,不必广泛涉猎过多资料。在考试前夕,我尝试了400题以熟悉考研的题型和控制答题时间。我个人认为400题的难度高于真实试题,尤其是前几套比后面的更难,因此如果初做几套成绩不佳,大家切勿焦虑。
考研英语方面:
4-6上旬做了蒋军虎的绿皮书阅读,一天两篇阅读限时30分钟,当天做当天理解。每天都是碎片时间练习。即将大四的桶子们,珍惜图书馆的资源和最后时光呐。蒋的书选择了往年真题和一些新的试题,每篇都有重点单词和翻译,适合基础薄弱点的。有些题给的解释模棱两可,挑适于接受的解释理解吧。然后我写作文写得很早,我10月份差不多开始看作文了,我是每隔一两天写一个作文,给老师批改,当然后期差不多天天都在写,所以到考试的时候感觉那个写作文写下来随便都不止200多字,往往还要删一点。当然这个时候我也有自己的模板,我看了作文书,然后自己跟老师学了很多,然后总结,哪一句话应该写什么,我每一句还做了编号,哪些单词可以替换,当然看到好的就记录下来写在本子上就相当于积累,就感觉像厨子写作文的好词好句。我没有在网上找那种模板,全部都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大家都在说反模板,所以每个人应该自己总结出自己擅长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基础课程的一部分,对理解和解决工程问题至关重要。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振动学等部分。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深入学习机械工程的基础。
静力学是理论力学的起点,主要关注平衡条件。学习这部分时,要着重理解力矩的概念,掌握如何分析复杂力系,尤其是三力平衡问题。了解虚拟功原理和欧拉定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动力学部分包括牛顿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以及角动量定理等。这里,你需深刻理解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方程,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碰撞理论和达朗贝尔原理也是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再者,振动学则涉及到周期性运动的问题,如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这部分要求熟练应用振动微分方程,理解共振现象,掌握相位差和振动能量的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不是死记硬背公式。多做题,凭实践来深化理解是最有效的方法。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求解,是尝试从基础知识出发,一步步推导。定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利用好教材和参考资料,例如《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版)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它的例题和习题都能帮助你深入理解知识点。网上有很多优质的教学视频和论坛,作为辅助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