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复习期间,我一直坚持整理笔记和汇总错误。每学习一个章节,我都会在专用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我在做题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不够精通的概念。这些笔记在我复习的后期显得尤为关键。对于错题集,我会手动录入所有做错或解答时感到困惑的题目,包括来自《冲刺八套卷》的部分,然后将其打印出来,在冲刺阶段再次进行演练。首先浏览一次错题,我不会在此阶段做注解,只是在题号旁写下答案,对于仍然出错或犹豫不决的题目则标上一个圈。在第二次回顾时,我会遮住已写的答案,专攻那些标记过的题目,并在题目附近做笔记,说明为何某些选项错误,或是正确答案的具体依据。错题集需要多次查阅,尤其是那些被圈起来的题目,对于那些反复出错的问题,我会使用红笔特别标注。有些知识点并不依赖于理解,它们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与大纲不符,或者虽然显得过于绝对却与大纲一致,这类情况往往需要通过记忆和反复接触来掌握。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三下学期前的寒假,这一遍就认真很多,一章一章的来,先重新看一章书,回忆一遍知识点,然后跟着老师上课,老师会讲很多实战内容,感觉特别好,然后再开始做对应这章的复习全书的习题,最后再拿复习全书的同步训练来测试一下,注意做复习全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做标记,哪个是一点都没思路的,哪个是有点思路的但中间做不下去的,哪个是计算失误的,后期第二遍的时候着重看前两种,还有做例题的时候一定要挡住答案,专门拿一个习题本子,认认真真的按照步骤写好,然后再去看答案,千万不要稍微想不出来就去看答案,否则后头还是不会做。这个阶段先不需要整理笔记,因为基本都不会。。但千万不要害怕,后期一定可以。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楼主来说,复习英语是一项挑战。对于英语学习,我提议基础扎实的同学可以直接通过真题来提升,而如果和我水平相近,建议先攻克一下长难句。你可以选择使用红宝书或恋恋有词作为单词书籍,每日规划完成两单元,并且记住持之以恒地复习,虽然初期可能感到艰难,但后期会渐入佳境。关于真题,我是在六月启动的,这里插一句,真题是最有价值的资源,无需去做那些模拟题,它们并不实用。推荐的真题参考书有张剑黄皮书或何凯文的系列。起初专注于阅读理解,从1997年开始,每天下午解决两篇,务必深入理解解析,并标记陌生词汇。我对阅读部分总共进行了四轮练习,第一轮非常吃力;第二轮则需启用全新真题,再次实践,同样重视解析,剖析长难句,研究每个选项的对错原因;第三轮时,做完题目后,在空白纸上全篇翻译,不依赖解析,之后与解析对照;第四轮,你应该达到这样的标准:没有不认识的单词,能分析出每句话的结构,对每个选项都能解释得头头是道。这样准备充分,你便可以信心满满地步入考场。考试前几天,选取未做的近几年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模拟实战,以保持手感。至于英语作文,我在十一月开始背诵,使用的教材是王江涛的,尽管反复遗忘,最终只背了二十篇,但也足够应对考试了。考试时,时间绰绰有余,沉着冷静,把记忆中的内容写上去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它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理论、金融市场、公司理财等多个领域。在备考之初,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理解,这是构建你金融知识框架的基础。对微观和宏观经济,理解供求关系、市场均衡、经济增长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要深入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如利率决定、汇率变动、资产定价等。
对金融理论部分,如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等,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这些理论不仅会选题中出现,也是论述题的重要考点。在复习这部分时,建议结合实例来加深理解,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其实际应用。
再者,公司理财部分的内容,如财务报表分析、资本结构决策、投资决策等,需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特别是财务比率分析,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权益比等,这些都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对复杂的计算问题,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关注最新的金融政策和市场动态也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帮助你在案例分析中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也能在论述题中展现深度思考。你凭阅读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专业媒体,或者参加一些金融论坛,提升自有的行业敏感度。
我要强调的是,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系统性和连贯性。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复习,并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遇到难点不要急躁,多思考,多讨论,必要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