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最初尝试看了些视频教程,觉得帮助有限。学习政治需要理解和记忆并重,而且听完课后务必去阅读教材。风中劲草这本书深受好评,如果你无法消化大纲内容,它是很好的替代选择。虽然它的内容足以应对考试,但它出版时间较晚,过度依赖可能会使你的复习时间变得紧迫。该书的结构分明(由于大纲过于庞大,难以梳理出标题的层次),书中会对关键知识点进行不同级别的标注,并指出历年试题类型和年份,信息量非常丰富。进入复习后期,你需要多次翻阅以避免忘记那些不太常出现的考点。到了冲刺阶段,我购买了肖四和肖八(肖秀荣老师的资料相当权威,2017年的主观题在他的四套卷中几乎都能找到;蒋中挺的题目也十分有价值,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最好提前阅读书籍并做好笔记。如果时间管理不当,记得在最后阶段把上述各位名师的题目背熟。)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基础,如果读不懂题目就无法答题,我当初就面临这个问题。幸运的是,我的语感尚存,虽然完形填空可能会出错较多,但由于分值不高,影响相对有限。对于英语复习,我的策略是背单词、刷真题以及练习写作。在准备阶段,首要任务是坚持不懈地背单词,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单词书,每天都坚持学习几页,同时利用扇贝单词应用抓住零碎时间复习。词汇的记忆需要不断重复,形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大约从六月起,可以开始接触真题,反复操练,多次梳理错误点。我选择了张剑的英语黄皮书,其中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也购买了,尽管最终未能全部完成,但重要的是保持解题的状态。最后两个月,我开始专注于写作,全盘跟从老师的指导,她将作文分解成九个部分,教我们按照模板填充内容,最终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科目。我认为,理解并掌握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框架是关键。你需深入阅读经典教育学著作,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以此构建教育理论基础。关注当前的教育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能够帮助你在答题时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做大量的笔记和思维导图,以便于记忆和梳理知识结构。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课需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你需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理论,并理解它们在中国社会中的实践应用。还要关注时政动态,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因这往往会在试题中有所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我推荐结合案例进行思考,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发现整合性学习很重要。我会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比如,探讨教育理论如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或者分析特定的教育政策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不仅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答题能力。
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这些题目,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找到自有的弱点,进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