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午后和晚餐后的一段时间,我会专注看政治,确保每日完成一章的学习并做相关选择题,偶尔会超时。我对政治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相对轻松。我要告诫理科生,暑假开始接触政治是比较理想的安排。惨痛的经验告诉我,考试前夕不宜在政治上投入过多精力,不必强求记住所有预测卷的答案,重点记忆关键点就足够了。毕竟,在北京这样的考区,即便你将肖四的答案一字不差抄上去,也不可能拿到满分,政治并非拉开分数的关键科目。所以,尽量腾出宝贵的时间来巩固数学,保持解题的感觉。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我的数学基础扎实,可能无法提供适合初学者的建议,但我强调一点,处理做过的真题中的错误,应多加复习,不要死记答案,关键是深入理解,直至能够独自解出正确答案,甚至看到题目就能回忆起解题步骤。做数学题务必动手,偷懒会在实际考试中导致惨败。按照全书的节奏学习数学,每天坚持阅读并同步练习。如果初期觉得自己基础薄弱,可以参考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查看教材并解决课后习题,之后再投入全书的学习。暑期过后,逐渐接触试卷,我先是做了模拟卷,包括双李系列,它们的难度明显高于真题。掌握模拟卷的技巧后,转战真题,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尽管某些题目仍需积累经验。起初,你可能会被数学的各种方法搞得头昏脑胀,但渐渐地你会发现其实方法就那么几种,一旦掌握并不难。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四五月开始学习数学和英语就足够了,只要稳扎稳打,完全可以应对。全书虽然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但可能较为零散,单靠一遍阅读记忆效果有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道路对我而言充满曲折,但最终成绩尚可。在暑假前,我习惯于晨间时光来记忆词汇。进入暑假后,为了提升阅读效率,我转而使用无序单词书,每天诵读并默写一篇《新概念四》的文章(无需滚瓜烂熟,旨在培养语感,不必全文背诵)。这通常不会占据整个早晨,因此剩余的时间我用于完成张剑的150篇文章练习。尽管这本书中的题目水平与真实考试相比略逊一筹,但其选用的文章来源非常优质,与真题相似。即使有时全篇错误也不必沮丧,关键是借助这些文章记住常见词汇,这种方式与早上的乱序单词记忆相辅相成,显著提升了词汇记忆的效果。我一直坚持这个计划直到九月开学,那时我已经完成了无序单词书的学习,张剑的练习也接近尾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学科的基础,涵盖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如电路分析、半导体器件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对每一部分的概念,我都尽量做到深入理解非死记硬背。例如,理解电阻、电容、电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明白放大器的线性与非线性工作状态,以及数字逻辑门的基本功能等。这些基本概念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实践操作不可忽视。电子技术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凭实际动手操作,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亲手搭建电路,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这我对电路的动态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一些在线仿真软件如Multisim也大有帮助,它能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进行电路设计和测试。
再者,掌握解题技巧也是关键。在复习阶段,我做了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不断巩固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对模拟电路的计算,需熟练运用KCL、KVL等定律;对数字电路,理解布尔代数和逻辑函数的转换尤为重要。每做一道题,我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交流讨论也是进步的重要途径。我参加了学习小组,定期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互相答疑解惑。这种集体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习热情,也提升了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