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理论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学了一遍马原和毛中特,但是这一周的课下来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记不住太多,所以我的建议是等到九月新一年的考试大纲出来之后再开始复习。我的第一轮复习方法是看一章节大纲的内容,做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相应的题目,只做选择题,认真看解析。我也有买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但是因为这本书出在大纲出来之前,有些内容可能是旧的,所以我还是根据大纲复习。第一轮复习大概要花一个月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尽管我在大学初期就凭借不错的英语基础,在大一下半学期和大二上半学期顺利通过了四级和六级考试(这对于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来说可能是唯一的亮点,但我并不因此自满,因为这仅靠的是过去的知识积累)。然而,当我面对考研英语时,却遭受到了严重的挫败,有时一篇阅读理解会错掉四个题目,这让我深受打击。深感痛苦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根基——词汇量仍有欠缺。于是,我开始了每天研读红宝书背单词的日子。一个月过去了,做题的成绩却没有明显提高,依旧有许多单词是我陌生的。最终,我把红宝书放弃了。我转而选择每天精细阅读,将真题中遇到的生词悉数记录下来。同样的方法,我也应用到了完形填空、新题型和翻译部分的生词整理。这种方法或许显得原始且费时费力,但却成效显著。就这样,我逐渐攻克了单词难关。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量子力学,这是一门深入理解微观世界的基础课程。在我看来,理解和掌握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方程以及量子态的叠加和测量等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对这些理论的理解,需跳出日常经验,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物理现象。我个人推荐使用"量子力学"(作者:费曼)作为主要教材,它的叙述方式既生动又深入浅出。做大量的习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格拉肖姆的量子力学问题集”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平台。多看论文,关注最新研究动态,提升对量子力学的理解深度。
综合物理,这门课涵盖了热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需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热力学中,理解熵的概念和第二定律是关键;电磁学则要熟练运用麦克斯韦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光学部分,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都是重要的知识点。我建议使用“大学物理学”系列教材进行系统学习,并辅以“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它能帮助你从更深层次理解物理现象。同样,凭解题来巩固知识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做“费因曼的物理学问题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应用比记忆更重要。理解物理定律背后的物理意义,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保持好奇心,不断提问并寻找答案,会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且富有成果。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它激发思考,弥补个人知识盲点。
在备考期间,我也注重时间管理,确保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和预习,避免临时抱佛脚。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这对长期的学习也非常重要。